关于浅析“厉害了我的哥”论文

乐进修 人气:2.18W

很长一段时间,“厉害了我的哥”成为最红的网络流行语,不仅在微博、贴吧、网络聊天、表情包中随处可见,在报纸、网络新闻中也频频出现。

关于浅析“厉害了我的哥”论文

“厉害”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释义,“厉害”为形容词词性,有两个义项:①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心跳得~∣天热得~∣这着棋十分~。②严厉:这个老师很~,学生都怕他。可见作为形容词的“厉害”的各个义项都有“程度深”义。此外,“厉害”既有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的用法,也有中性词的用法。如:

(1)看去并没什么出奇的地方,然而这东西据说抽起水来就比七八个壮健男人还厉害。(茅盾《秋收》)

(2)虎妞虽然厉害,但是没了她怎能成个家呢?(老舍《骆驼祥子》)

(3)江水咆哮得更厉害了。(沙汀《祖父的故事》)

“厉害”在例(1)中表示能力高、强,含有褒义色彩。在例(2)中表示性格凶、强悍,有贬义色彩。在例(3)中则表示程度深、剧烈,是中性词。由此可知,“厉害了我的哥”中的“厉害”是褒义色彩的用法,网民们用“厉害了我的哥”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感到惊叹,含称赞义。例如:

(4)厉害了我的哥!自己配药救癌症母亲,小伙两度将妈妈从死亡线上拉回(《辽宁晚报》2017年1月10日)

(5)厉害了我的哥!张玉宁首发登场就进球,顺便还拿了个当场最佳!(《大连晚报》2016年12月5日)

(6)厉害了我的哥!兰州启用直升机疏导交通

例(4)称赞了自己配药救治患癌母亲的小伙,包含一种惊叹的语气。例(5)称赞了张玉宁在比赛中的绝佳表现。可以发现,“厉害了”除了表示惊叹、称赞外,还带有一种轻松、诙谐的语气。随着“厉害了我的哥”的高频使用,其中“我的哥”的语义逐渐虚化,如例(6)中的“我的哥”并不是实指某个人。随着“厉害了我的哥”的走红,网民们用“厉害了我的X”这一语模进行了很多再创造。例如:

(7)厉害了我的小学老师,给学生写“诗评语”不重样(《齐鲁晚报》2017年1月13日)

(8)厉害了我的广西!今后要营造“三大生态”(广西新闻网 2016年11月28日)

“厉害了我的X”中的“X”可以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由于“厉害了我的哥”的高频出镜,人们不仅以“厉害了我的X”为语模进行再创造,还以“XX了我的X”为语模创造出了“承让了我的弟”“萌坏了我的妹”“棒呆了我的嫂”“美死了我的姐”等相关句式。能进入“XX了我的X”这一语模的词语形式多样,“了”前的“XX”可以是双音节的动词、形容词、补充式短语等,“我的”后的“X”可以是具体或抽象名词,这充分显示出“厉害了我的哥”这一流行语作为一个强势模因的传播力。

从结构上看,“厉害了我的哥”使用了传统语法中的主谓倒装句式。一些研究汉语话题结构的学者将其称为“述题—话题”句,即先说明情况,再引出所说对象。这种语序在古代汉语中就大量存在。如:

(9)壮哉县!(《史记·陈丞相世家》)

(10)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例(9)若改成正常语序,即为:“这座县城多壮美啊!”例(10)中的主语是一个小句,比谓语长,译成正常语序为:“我不再梦见周公,很久了!”这是孔夫子思念周公旦,所发出的感叹语。古代汉语中的这种主谓倒装句式,谓语后常带“哉”“矣”表示感叹语气,所以这种句式多数是表示赞叹的。可见主谓倒装不只是一种语法现象,更是一种修辞艺术。现代汉语也不排斥主谓倒装,有时出于交际的需要,甚至刻意地追求倒装。如:

(11)太淘气了,这孩子。

(12)真高啊,这楼!

由此可以发现,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主谓倒装句式所表达的语气都非常生动活泼,且带有感叹或惊叹之意。笔者认为,“厉害了我的哥”正是由于运用了主谓倒装这种句式,传播范围才会如此广泛。通过以上分析,“厉害了我的'哥”的流行程度可见一斑,那么为什么其如此风靡呢?

从语用环境来看,“厉害了我的哥”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本文所举的例句大部分来自于新闻标题。新闻界普遍认为,新闻标题具有概括新闻内容、评价新闻意义、吸引读者注意的作用。一个好的新闻标题不仅要言简意明,而且要生动活泼。“厉害了我的哥”和“厉害了我的X”这一语模恰好满足了新闻标题的这些要求,因此在新闻标题中频频出现。

从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来看,网络世界的开放自由不仅促使了大量网络流行语的诞生,而且对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网络流行语具有生动活泼、幽默有趣的特点,使用网络流行语能提高交际效率,拉近交流者之间的社会距离。网络流行语的新奇特点和个性化还满足了当今年轻人张扬个性、追求时尚的心理需求。因此,“厉害了我的哥”作为网络流行语,才会走出网络,在日常口语交际和新闻标题中频频亮相。

“厉害了我的哥”的流行充分体现了网民们的创造性。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新创了大量个性化语言,经网络和媒体的传播迅速成为流行语。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已走出网络,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语言文化活动,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话语模式。然而它们的生命力如何,还需要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