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英雄之辩导写 (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乐进修 人气:1.53W

  [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英雄之辩导写 (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没有英雄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英雄,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一个国家需要英雄才不幸。 

--伽利略 

[写作指导

首先要正确理解这两则材料的内涵。郁达夫的话语强调英雄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意义: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英雄是可悲的,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而有了英雄后必须加以拥护、爱戴与崇仰,践行英雄的理想与精神。 

伽利略的话语则强调当一个国家需要英雄时,这个国家常常是处在危难之中的,从根源上说这显然是不幸的。的确,和平、理性的国家是不需要英雄的;只有失去常态的国家,才将一国之命运与希望完全寄托在英雄的身上。 

写作时可以就其中一则重点阐述。比如谈论英雄的意义:英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魂,是支撑民族自信心的桥梁,是民族力量之源泉,荣光之所在;是一个民族浩瀚历史星空的明星,其闪耀的光芒温暖着民族的身骨,影响着民族的一代又一代。而没有英雄的国家的确让人鄙夷,任何一个国家,哪怕一座城市都需要英雄,需要榜样。同时,适当兼及另一则:诚然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家是不幸的,但正因为不幸,更需要英雄在黑暗的夜空点燃星火,需要英雄将那光明扩大,扩大至一簇一团一世界,才能够使不幸的国家走出不幸。也可以两者结合,使立意富有思辨色彩。比如可以确立观点:存在英雄的国家是幸运的,需要英雄的国家又是不幸的。 

另外,自拟标题时要准确简洁,角度小巧,能够如实地概括材料内容,让人可以“按图索骥”,能够给人以启迪与教益;避免以偏概全、大而无当和诗意蹈虚。 

参考标题:①英雄当立危墙之下 ②英雄,国家的希望 ③英雄如星,照亮后路 ④强大者不需要英雄 ⑤英雄和时代 ⑥以文乱法,以武犯禁 

[佳作示例] 

英雄如星,照亮后路 

马 洁 

没有一个国家生来就是文明开化的,当一个初生的国家如同婴儿般在时间的长流中蹒跚而行时,需要一个坚强的臂膀给予它力量,一双智慧的眼睛,指引它方向。 

在印度,圣雄甘地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让受尽压迫的殖民地居民拥有了独立与自主的权利,使他们摆脱受人奴役的日子,真正的主宰了自己的生命。在印度独立后,新生的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各地流血冲突事件不断。当时已78岁高龄的甘地,以绝食为代价,换取这个国家的安宁与冷静,正是这样无私而伟大的行为,使印度的生命得以延续。他用他瘦弱的脊梁背负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量,缓慢而坚定地前行。 

在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有一抹紫色的火焰点燃了人们因血色而浑浊的双眼。那是被侵略者残酷绑上火刑柱的圣女贞德,她燃烧的衣裙连同她坚毅不屈的脸庞,深深地映在每一位法国士兵的眼里。于是他们呐喊,他们战斗,他们要让贞德长眠于祖国的土地,而不是耻辱的、被侵吞的,属于敌国的土地上。于是那火焰成为旗帜,成为支撑国家重新站起的脊柱。而最初,她只是个农村的少女,在四起的战火下,无家可归,对故土的热爱,唤起了她心中的勇气与信念,于是她换上男装,拿起武器,即使面对死亡,也只轻蔑一笑,她是个普通人,也是一个英雄,国难当头,每一个抗争的人,都是英雄,正是因为这无数平凡又普通的英雄,使得法国在战火的侵袭下,坚强地挺了过去,当人们走在静谧的塞纳河边,仍旧会感叹地说起曾经那个勇敢的奥尔良少女。 

乱世中的英雄是希望,是战火中永远高举的火炬。但并不是只有乱世才需要英雄,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样弥足珍贵。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王冠上一颗闪耀的宝石。他的伟大不仅来自于他近乎完美的煌煌巨著,更是因为他对社会的批判与思考。身为庄园主,他并没有坐拥财富,享受生活,反而因为那几百公顷的土地,而心怀不安,甚至想把土地分给农奴,这在当时的俄国是非常叛逆的行为,也加大了他与他深爱的家人之间的矛盾。社会的腐朽与家人的不理解,使他的心处于煎熬之中,却也使他的思想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峰,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于迷茫与困惑中点亮指引前路的明灯,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抱节的苏武、耳聋的贝多芬、残疾的霍金,他们都以顽强不息的精神屹立于精神的高峰之上,以坚毅的姿态和闪耀的人格成为我们所仰望的英雄。 

由此可见,国家需要英雄。诚然,有些人的理想是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但正因为如此,被鼓掌的人也必不可缺,如果人人都甘作路人,那么这个国家也将趋于平庸,最终被埋没在时间的流沙下。所以说,没有英雄的国家是可悲的,但烧死布鲁诺,迫害伽利略的国家更悲哀,他们亲手毁掉了灿烂的智慧之花却不自知,于是国家的丧钟被敲响,亡国的跫音在耳边。 

时代需要英雄,他们如同夜空上的点点繁星,就算只有星火之芒,也足以烧起燎原之火,照亮后人前进的路。 

[简评]文章一气呵成,颇有气势。题目即赏心悦目,韵味十足。开篇精警而形象,运用比喻修辞,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英雄对于国家的意义,同时暗扣标题“英雄如星,照亮后路”。主体从两个方面阐述:乱世需要英雄,和平年代同样也需要英雄。过渡自然,举例点面结合,语言准确生动,论述有力。结尾呼应开篇,使文章浑然一体。 

不幸之幸 

汪亭君 

王开岭先生在《“坐着”的雕像》中说道:“一个人,做着和人群同样的事或动作并不难,难的是当众人背叛了‘共同体’的神圣契约,只剩下‘个’的时候。”正是罗萨帕克斯的英雄之举,引发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政策改变。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伟人之所以称为伟人,正在于他们面对国家危急、民族纷争、社会动荡、人民遭殃的不幸时,能够充当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屹立崔嵬,在每一处黑暗处投下光明。这是苦难者的不幸之幸,是世界的不幸之幸。

当不公、自私、冷漠等负面情绪充斥在社会每一个角落时,当和平、安定、温馨远离尘世时,当百万民众水深火热、渴求希望的曙光时,总有一些人,他们不顾反动势力的威胁,不畏前方道路的艰辛,不惧旁观者淡漠的态度,挺身而出。在罗萨帕克斯被勒令起立为白人让座的那一刻,她看着身边三位黑人同伴眼中的慌乱,拒绝了这明显带有歧视色彩的要求,而她雕像般坚定而安静的坐姿,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黑人民权运动,迫使美国政府出台法案禁止在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萨蒂亚尔希和马拉拉尤萨夫扎伊在女性及儿童权利方面坚定的立场与大声的呼吁,将许许多多的不幸变成有幸,带来了爱与宁静。这些英雄,如乱世中冉冉升起的太阳,散发出炽热的光芒,指引那些无助的人们,带领他们走出深渊,走向光明。 

伽利略在面对社会对他的质疑时说:“需要英雄的国家是不幸的国家。”诚然,需要英雄的国家是不幸的;它折射着这个国家正处在痛楚之中--它在呻吟、在呐喊、在愤怒,这种呻吟、呐喊与愤怒感染了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们,激起了他们满腔的热血--国家需要我,民族需要我,拯救国家、民族于乱世。当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人民利益和国家尊严遭到践踏时,无数仁人志士便挺身而出,勇赴国难。佟麟阁将军抗日时发出“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的怒吼;更有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捍卫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也许如伏契克所说:“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郁达夫有言:“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的确,一个国家虽遭不幸,但若有英雄挺立脊梁,也是不幸之大幸啊。 

[简评]开篇从援引王开岭先生的话语入手,诠释“不幸之幸”,既富有书卷气息,又入题简捷;主体部分进一步在民族不幸的背景下阐述民族之幸,举例兼及中外,视野开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收束时引郁达夫之言,回扣标题,又照应开头,结构严谨。文章层次明晰,论据充分,语言遒劲。 

以文乱法,以武犯禁 

邹 晟 

英雄,永远是时代的弄潮儿,宛如一朵朵惊世骇俗的浪花,不断涌现在历史长河中,听百万雄师凯歌高奏,看王朝盛世冷暖人生。人们自古以来就热衷于追捧这些风云人物,对历史上一个个传奇津津乐道。随着一个个人物被捧上神坛,我们不禁要问:“英雄存在的意义究竟何在?” 

有人把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刺客--荆轲视作英雄,而把他的“猎物”秦始皇贬斥为暴君。可是,哪有这样一位暴君在位期间从未误杀过一位将军?若说他是英雄,又哪有这样一位英雄只因一句无中生有的“始皇帝死而地分”,就下令屠尽一郡平民?无论嬴政是个什么样的人,窃以为,苍生不需要这样的人物,盛世不全是由英雄之手创造的。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所谓的侠义之士,可能正是国家祸乱的根源。从凯撒到拿破仑,从姜尚到刘基,骄傲的将军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狡诈的军师层出不穷,诡计百出……总之古今中外,受世人膜拜的英雄不胜枚举。然而,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传说表面的光辉,却不曾看到这背后英雄沾满鲜血的双手。可曾想过,开国帝王多半曾为叛军贼首,孤胆英雄也多手有鲜血,倘若看不破这一点,又怎能体会“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心酸? 

真想回到过去,回到三国去,回到战国去,问问那时身处战乱之中的百姓:“你,幸福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身处太平盛世,可以尽情抱怨世道之无常,人生之辛酸,但永远也体会不到“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的颠沛流离,因为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汗水替我们驱逐了寒冷与饥饿。回忆往昔,神州大地上不乏这样的场景:当英雄手持敌人的头颅炫耀着自己的丰功伟绩时,百姓却在田间地头啃树皮……这就是英雄存在的意义吗?这就是人人心向往之的目标吗?这就是所谓盛世的“宠儿”吗?绝对不是! 

中国人自古推崇“上善若水”,而非孙武所言“侵略如火”的英雄。水,是大自然中最神秘的存在,大有“绵里藏针”的意味,同时又随和、坦荡,祖先以水比喻人心显然用意深远,水没有英雄的犀利与锋芒,却无声无息滋养万物。当今世界也正需要水一样的人,无论他能否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至少他可以让百姓感到安全和放心,而这才是没有英雄的国度中人民的幸福。 

英雄就让他永远地站在神坛之上吧!相较之存在“以文乱法,以武犯禁”的英雄的年代,我辈当深感幸运,因为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英雄。 

风平浪静,看不见浪花,我们路过盛世。 

[简评]标题引用韩非子在《五蠹》中所言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反弹琵琶,独树一帜。开篇即以“英雄存在的意义究竟何在?”来开启下文的反思,主体文段由古及今,对比阐述,取舍分明。文章语言摇曳多姿,比喻精彩,引用妥帖而不乏机趣,比如对“你,幸福吗?”的援引。 

冯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