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3第一次抱母亲

乐进修 人气:1.11W

课题:第一次抱母亲 总课时:2课时 本课时:第1课时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3第一次抱母亲

主备人:嵇惠琴 授课人:嵇惠琴 授课时间:2010年4月20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方法过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反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请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述《乌鸦反哺》的故事,学生边听边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全班交流。

3、是呀,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板书课题,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4、读题质疑。

二、初读

1、认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修改:

1、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先画出生字新词,根据课文后面的生字表读几遍再读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涉机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和流利。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读生字,说说词语意思

出示词语 仰面 瘦小 责怪 翻山越岭

愧疚 闭上 轮流 突发奇想

读准字音 照样子写词语:愧疚(两字意思相近):

2、指名分节读文。

3、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拿出笔来,勾画与课题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

(1)自己先想一想,再与同桌商量商量。

(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补充、纠正。

(3)指名正确说说课文的内容。

四、分清课文层次

第一段(1):写第一次抱母亲,了解到母亲的身体轻轻的。

第二段(2-3):写自己在难受和愧疚中感受到母亲的伟大。

第三段(4-5):写好好抱一回母亲的情形。

修改: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写是什么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2、交流:课文哪些内容是写“抱母亲”?

3、分段,概括大意: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说清楚。

五、写字

1、大屏幕出示生字,齐读一遍。

2、请同学们先自己好好观察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和各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看怎样把它们写得正确、规范、漂亮。

3、老师友情提醒这两个字:课件展示 “疲”和“摔”的笔顺。

4、各描一个,写一个。

四、小结

五,作业

  1. 抄写词语。
  2. 写习字册

课题:第一次抱母亲 总课时:2课时 本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嵇惠琴 授课人:嵇惠琴 授课时间:2010年4月20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方法过程:学生能根据实际想象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段,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

1、轻声读文,勾画与课题有关的句子。

2、指名说说课文分别在哪些地方出现与课题有关的句子。

二.感悟体会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怎样抱?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交流。

修改:

1、指名读。

2、注意到“赶紧”这个词语了吗?读出它的意思来。

* 我为什么要“赶紧”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 是啊,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表达我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对母亲的体贴。和后面我抱母亲的一句话连起来,再读。

* “妈”喊响一点,表达一种急切,“你别动,我来抱你。”表示动作的词语刻意注意地用声音表达它的意思一点,就可以读得更进入角色!

3、看到我这样抱母亲,护士责怪起我来了,个别读一读护士说的两句话。评一评,有没有表达责怪的意思?再读一读。

4、母亲的话应该怎么读呢?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

5、读书要思考……读书的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6、个别分角色读第一段。

三、感悟体会第2、3自然段

1、轻声读好人物对话,体会“我”“难过”和“愧疚”的心情。

2、交流

出示: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1)“竟然”什么意思?为什么我心里很难过?

(结合重点句子。①“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②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修改: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个别读

B、想象一下,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说一说。

C、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D、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是为什么啊?

E、出示:

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

F、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

“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带着我们全家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在许许多多的风雨之中给我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G、同学们,这就是用另一只眼睛看到课文的背后!

H、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当我们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我相信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谊。指导读句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I、所以我愧疚啊,难过啊,再来读这两句话: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2)自己读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感悟。

(3)指名读,齐读

3、把“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两个句子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

补充:

A、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笑了笑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C、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吗?你想到了什么?

四、感悟体会第4、5自然段

1、轻声读两遍,感悟字里行间浓浓的母子亲情。

2、交流。

①理解:“突发奇想”。

②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③“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母亲这时会想些什么?

3、齐读本段,体会母子情深。

五、课外沿伸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也付出了很多,请回忆一下妈妈关心你的一幕,并说一说。

板书: 13 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愧疚——崇敬、爱戴

母爱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