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篼》教学反思

乐进修 人气:2.5W

《背篼》教学反思

《背篼》教学反思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这句话显得更富有现实意义。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广泛,深远的,特别是语文教学,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广泛的”,可以直至孩子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而这一影响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教学。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就是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引导孩子学习《背篼》这一课时,我力求于这一理念开展教学,教学中感触较多。

一、 给孩子一份情感养料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其基点就在于“情感”。试想: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课堂教学需要老师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教师的激情来源于自身良好的心理素养,以及坚定的职业道德观念的驱动,来源于课前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自身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合适的语言、恰当的眼神、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用以燃起孩子的激情。《背篼》一课,虽然情节简单,但情感真挚丰富,这正好是老师展示激情的最佳平台,教学前我就准备抓住读、演、悟等几个板块让学生体味文中情感。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就告诉我们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前,我利用投影显示山里孩子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禾的情景,我利用投影显示山里的孩子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禾下山的图片。先让学生观察,然后问:从图上看,你可以猜出他是生活在哪儿的孩子吗?

学生a、是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因为图上有许多的大山。

B、可能是生活在城里的,去山上玩。

C、不对,只有生活的山里的孩子才会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脸上还露出笑容。

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经过一番讨论,我知道孩子们被山里的孩子那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形象感染了,学生已经有想了解主人公的需要了,于是我趁机问:“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你想了解有关他的那些情况?” 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以朋友的身份来研究山里孩子的品质,使学生一下子走进了课文,缩短了与孩子的时空差距。阅读课文的情感基础也就有了。

3、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背篼》这篇课文通过对山里孩子回家经过的叙述表现了山里孩子勤劳朴实以及关心邻居、热爱学习、体贴**的美好可贵品质。教学中,为了能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山里的孩子体贴**的这一品质,我深情地说:“妈妈撩起围裙一角,想揩去的是儿子小脸上的汗水和泥渍,更想揩去的是儿子劳动后的疲劳,妈妈多么想表达对自己孩子的喜欢呀!小小的一个“揩”字却显示出真挚的母子之情。山里的孩子多么想安慰妈妈,他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学生a.迫不急待地说:“妈,我打的柴够烧一阵子了吧 !”

b. “妈,你看我多能干!” c.妈,我不累。 d.不说话,什么话也没说,就是“抿着小嘴微笑”。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应该选d生说的有理,因为上山打柴禾对于山里的的孩子来说是经常做的事,无须都要说些什么,而且这样更体现了山里孩子特有的朴实性格。此时此刻,学生对“妈妈”的爱、对山里孩子的敬佩,对母子之情的感怀难于言表,感情得到升华,思想受到教育,“文”与“道”并行,相得益彰。

可见,教学中情感的体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作者、教师、学生的“三情”互溶共振,最终要达到开启学生感情闸门的作用。

二、给孩子一处开放的空间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感悟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读、论、演等多种途径获得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教《背篼》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朋友之情、爷孙之情、母子之情”,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文这三段内容开展表演,扩写。把文中未写出的语句用自己的动作、语言表示出来。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纷纷显示出了独特的编导、表演、语言才能。在学生能力得到展示的同时,对课文的了解也更深入。

2、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背篼》一课中,引导学生说说平时与朋友、家人相处的场景,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感受说起,进而感受自身与主人公的`差距,从而起到指导学生生活的作用。

三、给孩子一个感悟的天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大部分是情感的对话而这种对话的作用就在于,加深体验,有所感悟,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淀自身良好的情感素养。教学这一课时,我总觉得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山里孩子”,如何让我们平原学生去体验山里孩子的情感呢?教学中我问:平时同学们在家会做什么家务活?引导学生把自己平时的劳动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在同山里孩子比较时,饱含着对自己无比的喜爱之情赞美着山里的孩子……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背篼》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散文。“他加快了脚步,拐过……绕过……走过……跨过……走进……”。我带着孩子们一遍遍地读着,同学们被其中精确的动词所感染,他们边读边演。于是,我引导孩子们:“你觉得在平时生活中会用到这些动词吗?我们也试着写写美妙的诗句,好吗?”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写下了上学、放学、去外婆家等情景

3、文本是例子,人生才是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在教学《背篼》一时,分析教材时我想:能否让一个文本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范本,真正起到指导学生生活的作用,唯有教师创造性的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充分感悟,体验文中不同的情感,文中的“朋友之情、爷孙之情、母子之情”纷纷浮出文面,接着借助表演、联系生活等方法,让学生走出文本,升华感悟,形成认知,从而达到指导生活的目地。

TAGS: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