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锦7篇

乐进修 人气:1.62W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锦7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文选自高一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得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虽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作为语文教材,我以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为以事实和事理来把握历史,那是历史教学的任务;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学魅力

二、说学情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

㈠德育目标——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感染学生。例如欣赏和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宽容谦让。再如辨别廉颇有自尊心还是嫉妒心,正确认识自尊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等。

㈡能力目标,包括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认识其各方面的文学魅力,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能较准确灵活地用古代和现代汉语模仿人物对话,再现或表现其神态、内心。能大体口译或复述故事,准确推断所蕴含的意义。

有人说:“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基于对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也鉴于本人此前在教学中的缺陷,我准备在本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重中之重。即以欣赏文本得文学价值为基础,其间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得教育,而以语言训练贯穿始终。

根据上述目标,本文学习得重点和难点如下:

㈠重点:口述故事,赏析重要语段的涵义,分析人物性格。㈡难点: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

㈠诵读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十分重要。古文尤其要注重诵读。读方式多样,效果各异。我将采用集体朗诵和分角色朗读两种方式。

本文篇幅较长,不宜在单课时内通读全文,否则会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根据内容特点,我将以故事为单位,引导学生朗诵。集体朗诵相对完整的文段,以掌握字音、句读,了解故事梗概。分角色模仿人物对话,理解其用意,以便揣摩出任务内心感受。㈡问答法(或问题式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策略”,而且是目前使用普遍而有效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最应该体现。而问题的设计或提问的技巧将直接影响引导的成效。

此前,我一直走入一个误区:以为高浓缩、高难度的设问等于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等于有效的引导。结果在课堂上,屡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究其原因,一是违反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跳跃性大,致使学生出现思维“断层”;二是忽略学生个体认识和能力差异,热情地提问反而出现了“能者扬之,困者抑之”的后果;即使对于能者,在连珠炮式的追问下也十分尴尬。

因此,我认为问答式教学中应该遵循这些原则:

⒈与内容或结构同步。体现为引导学生简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每个学生奠定深入学习的基础。

⒉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发挥个体差异的积极作用,成就不同的成功感。

⒊适量提问,鼓励尊重。对同一个学生,最多连续提问三次,之后询问其是否愿意继续,尊重学生的选择,并给予肯定和鼓励。问题层层深入,适合程度不同的学生,能者多答,困者少答,各有收获。最关键的是教师在有效引导中,成就了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

当然任何一节课教师都无法预设所有的问题和答案。实际课堂中,随着师生之间思维的发展,往往很多问题是随时生成的,而无论怎样,上述原则都适合。

五、说课时安排和教学过程:三课时,每课时一个故事。

第一课时:负荆请罪1、导入,说明本故事的现实意义,从而说明作此学习内容调整的原因。

2、集体朗诵,分角色扮演人物,模仿人物对话,简述主要情节。

3、提问:⑴廉颇为什么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起因)⑵你认为蔺相如主要凭什么化解了两人之间得仇怨?(性格特征)⑶廉颇有哪些优点?(性格特征)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读这则故事的感悟?

⑸练习,完成《夺分王》88页第二题。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79页例9、练习二十。

2、教材简析。

“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学问题。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工作问题的思路相同,仍是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这是工程问题的基本特征。从教材安排上看,由准备题、例题、做一做和巩固练习的构成,题量较大,不仅要求学生能求工作时间,还要能求部分工作量。教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学生解答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尝试、探究、猜测、合作交流等能力,渗透数学的应用意识。

4、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

掌握工作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2)教学难点:

为什么将工作总量抽象为单位“1”,建立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的对应关系。

(3)教学关键:

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会迁移运用,组建新的认识结构。

二、说教法、学法

1、在教法上主要是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适时地“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师生双边活动产生共鸣,和谐发展。创设情境,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培养数学意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问题—探究—应用”的学习过程。

2、在学法上要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主动构建数学知识,逐步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

出示两道复习题,让学生回答后,概括出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探究新知

(1)让学生弄清题意,理解数量关系。

(2)独立思考,学生自己列出算式。

15

1

10

1

(3)合作交流。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要充分展示解题思路。①30÷(30÷10+30÷15)②1÷(-+-),学生进行讨论,把“长30千米”去掉,又如何解答?把题中谁看单位“1”?甲乙队的工作效率又怎样表示?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让学生共同帮助来发现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4)反馈评价。

四、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1题。

五、总结

学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2

《工程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责任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79页例9、练习二十。

2、教材简析。

“工程问题”是研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学问题。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工作问题的思路相同,仍是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这是工程问题的基本特点。从教材安排上看,由筹备题、例题、做一做和巩固练习的构成,题量较大,不仅要求学生能求工作时间,还要能求部分工作量。教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剖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3、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工程问题的构造特点,控制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学生解答比较简略的工程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尝试、探究、猜测、合作交换等能力,渗透数学的利用意识。

4、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症结:

(1)、教学重点:

控制工作问题的构造特点和解答方法。

(2)教学难点:

为什么将工作总量抽象为单位“1”,建立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的对应关系。

(3)教学症结:

控制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会迁移运用,组建新的认识构造。

二、说教法、学法

老师创新教学的平台,介绍教育及教学研究前沿动态,讨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践研究和理论研 究中的各类课题和观点,探索最佳学习之方法,交流个人学习的心得,

1、在教法上重要是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适时地“引”来激发学生自动地“探”,使师生双边活动发生共识,协调发展。创设情境,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亲密与现实生活的接洽,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自动地参与,从而培育数学意识。关注学生的自主摸索和合作交换,让学生经历“问题—探究—利用”的学习过程。

2、在学法上要激励学活泼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自动构建数学知识,逐步由“学会”向“会学”改变,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

出示两道复习题,让学生答复后,概括出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探究新知

(1)让学生弄清题意,理解数量关系。

(2)独立思考,学生自己列出算式。

(3)合作交换。在独立思考、自主摸索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换,学生要充分展示解题思路。①30÷(30÷10+30÷15)②1÷(-+-),学生进行讨论,把“长30千米”去掉,又如何解答?把题中谁看单位“1”?甲乙队的工作效率又怎样表示?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让学生共同辅助来发现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4)反馈评价。

四、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1题。

五、总结

学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相似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夸父逐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思想、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时间安排这七大方面进行说课,敬请各位不吝赐教。

一、说教材

(一)本文地位、作用

《夸父逐日》是《山海经》里的经典神话故事,编者放在人教版以“探险求索”为话题的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中英雄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令人折服,这些古今中外的探奇故事,旨在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学习勇于探索精神。

(二)三维教学目标、重难点预设

本文是文言文,言简意赅。因此我把“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课文,并能当堂成诵”预设为知识目标;此文以叙事写人为主,结合新课标中“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与文本和人物对话”的理念要求,我把“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学会分析夸父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提高概括分析能力”预设为能力目标;把“认识学习夸父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预设为情感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夸父一方面勇于探索追求,可另一方面却不自量力,夸父这种形象对于阅历有限,又没有相关生活体验的学生来说是难以感悟的,这也会导致学生对主题难以理解而造成认识偏差。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位于“感悟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但探究能力不强。在这之前学生已学过一些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已经有所掌握,学习的方向也大致明确。但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上掌握不够,翻译能力不是很强。我将任教的093班,总体上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较好,但在语文能力上也参差不齐,出现知识能力上的“贫富悬殊”现象。

三、说教学思想

条理清晰、教学有序是课堂有效、高效的策略之一。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频繁出现在我表述中的“引导”、“理解”两个词语,奠定了我教学的思想。“不愤不启”,“引导”是我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是课标的要求。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最基本途径,因之,“读”是我课堂教学的主线。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初读、解读、诵读、建构四个层面自主学习,相互探究。

四、说教法

基于以上的教学思想和学情,本课时我拟采用如下教法:

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2.讨论探究法。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讨论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说学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优秀的学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结合实际,本课特拟用如下学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字词,培养语感,熟读背诵。

2.圈点法。让学生学会抓重点字词,找重要语句来理解课文。

3.讨论法。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学会积极主动地阅读与理解。

六、说教学过程。

如果说说课是纸上谈兵,那么上课就是实战演练。实战中整个课堂教学我设计为五大板块,将主要围绕“理文意、品人物、悟情理”的教学思路开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章意蕴。

(一)视频导入,设疑激趣(4’)俗话说:“情由景生,疑由心生,趣由疑生。”因此。导入环节中,我精心设计如下:

1、先让学生欣赏“夸父逐日”的视频短片,设疑:“夸父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由此引出课题,简介《山海经》。(视频生动形象,夸父强壮充满力量的形象能产生较强视觉冲击,从而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夸父的力量。)

2、再设置“神话知多少”环节,让学生说说所知道的神话故事,初步了解神话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3’)(这部分主要让学生疏通文义,了解内容,为探究品味做铺垫)主要灵活采用“四读一译一诵”三个环节完成。

1.四读是:①录音范读,读准音节。②学生齐读,检查纠正。③小组比读,读出氛围。④个人试读,读出情味。(这样反复朗读,循序渐进,能有效培养语感,利于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

2.轻声自由默读,圈点出有疑问的字词,并与同桌合作解决,并试着翻译出全文。请一生翻译全文,其他人点评。

(圈点式的学习方法,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学会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而与同桌的合作能扫清一些障碍,在合作中学知识、共进步。)

3.设“背书王”环节,先用齐背进行自检,再个人试背,探讨出背诵记忆的妙招。(按照叙事线索、写作思路、文章结构和句式特点背诵,是高效的记忆妙招)。

(三)、探究品味,深化主题(13’)

(在熟练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品味,利于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1、合作探讨,品人物:①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你能看出

夸父怎样的精神?②你心中的夸父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看待他?(这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走进夸父,利于学生对神话主题的理解,利于学生对自己人生的体验和反思)。

2、体验反思,悟情理:①从夸父身上,你能感悟到我们中华民族先人们怎样的精神品质?②今天,人们常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什么?(体验反思,让学生与夸父情感共鸣,引导学习勇于探索的夸父精神)。

(四)、比较积累,拓展延伸(7)。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掌握神话主题,引入了课外的材料《精卫填海》。因为神话产生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那就是古人因科技的落后对自然产生的好奇而不断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征服。

比较思考:两篇文章在写法、内容、主题上有何共同点?

(五)、体验反思,板书小结(3’)

1、鼓励性小结。(青春,因为创新而美丽;生活,因为神话而神奇。愿你们永远富于创新,热爱神话,拥有美丽人生!)

2、板书回顾:各位评委,说罢实战演练,再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把课文最简要、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出来,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内容一目了然

夸父逐日有宏大志向

七、时间安排

导入(4分钟)感知(13分钟)探究(13分钟)

延伸(7分钟)小结(3分钟)

各位评委,本文的文言文特质注定了教学应以灵活多变的朗读来带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情感的领悟。本节课,我以情读为主线,紧扣文本,从积累文言字词入手,引导学生理文意、品人物、悟情理,突出了学习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整个过程,我主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语言对话、与人物对话,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至此,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统一。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第一课时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六册《狼和鹿》这是一篇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

课文富自然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事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着重体现“碰撞”二字。

首先,在启发谈话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看到狼和鹿,你们会联想到哪些词语或成语?学生在词语交流中不难发现人们对这两种动物的态度。然后学生通过默读找出作者的观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不由让人情不自禁地发问: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接着,在初读课文后,组织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有没有新的看法?

这是学生看法与作者观点发生的碰撞。学生在一次比一次深刻的“碰撞”中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新课标中强调: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一种凭借。如何凭借教材这一媒介来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老师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发展思维,实践语言文字的一个重要阵地。碰撞的过程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学生亲历体验的过程。这样的“碰撞”中,也许有错误,也许有争论,但这却是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正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机。

除此之外,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还注意了词语的理解,积累,应用,包括写字的指导,因为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写字能力的训练还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就是我执教《狼和鹿》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时的一些思考和尝试。

第二课时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六册《狼和鹿》。

如果说在执教《狼和鹿》这篇课文时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体现“碰撞”二字,那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了力求体现“发现”二字。

怎么发现?

(一)在朗读感悟中发现

森林一片葱绿多么美丽而一片枯黄又多么会令人心痛!这是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的,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发现了森林面貌的巨大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二)在“比较”中发现

鹿的数量迅速发生变化,由4000只一下子增加到十万只,而两年后又聚减到8000只。学生在前后对照的读书中,比较这些数字,发现了大自然神奇的食物链的关系。

(三)在语言实践中发现

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让学生从狼、鹿和人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复述这个故事,复述要以第一人称进行,加上自己的想法。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个数量,发现了人们当初犯下的错误:貌似护鹿,实在害鹿。狼看上去在害鹿,其实也保护了鹿和森林。

(四)在拓展阅读中发现

课后的作业是让学生读一个故事《猎狗和狼》,用故事中的道理来深层感悟课文中的道理:为什么说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

拓展的文章补充了课文中没说出来的道理:鹿没有了天敌,安逸的状态让它们的生存能力衰退,这也是鹿毁灭自己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感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语文教育有三个离不开:道德、情感、智慧。没有道德的语文教育是危险的,没有情感的语文教育是苍白的,没有智慧的语文教育是缺乏创造力的。学生在不断的发现中体验情感,培养情操,生成智慧,从小小的课堂走向广阔的语文天地。

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平五跨栏跑技术教学,共8课时,这是第一次课,内容是学习摆动腿和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身体素质练习。本班共45人,其中男生 25人女生 20人,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课力求流畅、灵活、紧凑,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同学,对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自选练习起点,并提倡互帮互学能者为师,促成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本堂课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跨栏的动作,学生分组练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动作的理解更加深刻,注重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学内容,本节课包括两个教学内容,一个主教材,一个是辅教材,主教材是跨栏跑技术教学,辅教材是身体素质练习。

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的竞赛项目,由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全程跨栏跑技术构成。其中过栏技术又称跨栏跑技术,是跨栏跑技术教学的重点,他由起跨攻栏,腾空过栏,下栏着地

组成,为了很好的掌握过栏技术,应先从学习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摆动腿栏侧过栏技术开始,这是基础。该项目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协调性与节奏感。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

身体素质练习(障碍接力跑,自选项目)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速度、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跨栏跑摆动腿和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掌握跨栏跑的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发展速度、弹跳、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坚毅、果断、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 4、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跨栏跑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攻栏腿和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

难点:1、摆动腿屈膝攻栏,两臂配合,眼视前方。

2、起跨腿收紧抬平腿勾脚尖,晚收快拉,侧平拉并拉正。

五、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一定的基本运动能力,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得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很容易实现,我选择适应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他们在练习中独立思考,去发展他们的体能与智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另外,我还会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六、教法

1、示范讲解法:先进行集体示范,讲解,精讲,抓住重点,示范动作标准规范。(先示范,后进行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2、分组练习法: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进行交叉搭配分组,运用运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带动运动技能掌握稍欠缺的同学,使他们共同进步。

3、个别辅导法:针对技能掌握欠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培养他们对此项运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游戏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团队精神。

七、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节课中我会从三个方面进行体现的:

1、会听、会看、会想:教师示范讲解,学生通过看,听、想明确技术动作概念。

2、会合作与探究:分组练习,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出掌握本课所学技术的方法。

3、会展示与评价:优先示范,相互开展评价,提高学习能力。

八、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2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请点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提出相应要求

4、强调安全意识

5、检查服装卫生安排见习学生

(二)准备部分 (5分钟) 1、绕田径场慢跑 2、行进间徒手操

扩胸动动

单臂后振

体转运动

体侧运动

弓步压腿

(三)基本部分 (28分钟) 学习攻栏腿和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

1、原地模仿攻栏腿和起跨腿技术动作

2、走动中模仿攻栏腿和起跨腿技术动作

3、慢跑中模仿攻栏腿和起跨腿技术动作 4、利用器械做攻栏腿和起跨腿练习

身体素质练习

1.障碍接力跑游戏

2.自主练习

(四)结束部分 (5分钟)

1、放松活动

2、本课小结

3、宣布下次课的内容

4、组织学生归还器材

5、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九、场地器材

栏架12个

十、课的效果预测

90%---95%以上学生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平均心率为135---140次每分钟

练习密度约为45%

愉悦度为愉悦

协作性好; 互动性好。

跨栏跑技术教学教案

教师:张忠兰 年级:高二 学生人数:45人 第一次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会变色的报春花》让我们伴随着第一朵红色报春花的绽放,看到了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达尔文。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透露一种理念,那就是要学会拥有自己的思想,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这也是本单元的主旨。

初见课文时,一看题目,就感觉这是一篇吸引人的小故事。细细品读之后发现文章语言朴实、对话较多,从人物的对话行为中体现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特点。第一部分写到了小达尔文想让花变颜色,但是爸爸不赞同。第二部分写到了小达尔文给爸爸送上了第一朵红色的报春花。最后点到了达尔文长大后成为了有名的生物学家。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好奇是知识的萌芽”,有了好奇才有学习的动力。

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达尔文是怎样让报春花变成红色的',说一说自己的奇思妙想。

3、感受小达尔文的敢想、敢说、敢做,并从中受到启迪,学习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也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转型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会表现出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什么事情都想亲自试一试。

所以在教学时,我采取看图猜谜激起学生兴趣,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这节课,我和学生一起阅读、学习、对话,激起学生真实的思维历程,启发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求真知,以此突破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分析:

围绕以上教学分析,我设计如下课堂结构:猜谜激趣——质疑导向——整体感知——探究体验——拓展延伸。

(一)猜谜激趣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导入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而以趣激学是学习的有效手段。一上课,我先展示一幅美丽的报春花图画。

“同学们,你们见过报春花吗?谁能说一说,你见过的报春花是什么颜色的?”

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发言。

这时,我指出:“你们见过的报春花和老师展示的一样,是黄、白两种颜色的。可是,你们见过这样的报春花吗?”我把纸片揭去,露出红色的报春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会变色的报春花》。”

板书课题。

(二)质疑导向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文章题目发人深省,因此,我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是谁让报春花改变了颜色?报春花究竟变成了什么颜色?为什么会变色呢?它是怎样变色的呀?这也正是课文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读课文时也更有目的的去读。这一环节,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向思维的方法。

(三)整体感知

有了这么多问题,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要走进课文,看一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马上为他们播放课件,展现故事,并提出要求: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一同走进故事中去看一看吧。

看完之后,请孩子们谈一谈,都知道了什么。

带着问题看故事,培养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请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四)探究体验

这时,我适时引出中心议题: 小达尔文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怎么会想到将报春花变色呢。使教学进入探究体验阶段。

“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然后轻轻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相关句子,把学习的自主权和乐趣还给学生。而在书上做批注,又培养了孩子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合作学习必须以充分的自主为前提,因此在学生都已画出语句并有了感悟之后,我要求他们与同桌合作,交换看法,这样不但加深拓宽了个人的理解,而且还借机培养了说和听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感受会是多种多样的。这时,我就作为一个参与者,引导者,和孩子一起研读文本,感悟精神。

小达尔文能从报春花单调的颜色上产生美好的想法,并勇于实践,敢于探索,感悟这种精神并从中受到启迪,应当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我从两方面突破。

1、抓文本,悟重点。

文章语言朴实,对话较多,从人物的对话行为中体现人物的形象,是本文的特点。

比如出示这几个句子。

小达尔文的父亲十分喜爱花草。他精心整理着柔软的花枝,拔掉刚刚冒尖的杂草。小达尔文跟在身边,问这问那。

“爸爸,报春花就只有黄的和白的两种吗?”

“对。”爸爸的回答很简单,也很肯定。

“要是红的、黄的、蓝的、白的、黑的都有该有多好哇!”

“能,我看准能!”小达尔文像是满有把握,他跑到花棚里拿来一把喷水壶,“爸爸,办法就在这里,要它开红花,就浇红水;要它开蓝花,就浇蓝水……”

我紧紧抓住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

爸爸在整理花草的时候,小达尔文在做些什么?他为什么会问这问那?

小达尔文希望花是什么样子的呢?

爸爸这么喜爱花草,为什么都没有这样的疑问呢?

在爸爸的否定中,小达尔文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通过这一系列的追问,孩子们感受到正是由于小达尔文动脑筋,大胆想象,才能从别人视为平常的事情中发现问题,正由于他的勇于实践,这才有了红色报春花的诞生。我在孩子们的回答中,一一板书。

小 敢想 善于发现

敢说 勇于实践

敢做 敢于创新

在这一环节中,我还十分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比如强调句子中的感叹号和问号的作用,指名读一读。通过学生反复诵读,使他们体会小达尔文在有新想法时的激动心情。并采用教师范读、同桌互读、配乐分角色朗读等形式,让孩子们深切体会小达尔文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

2、抓体验,悟难点。

在合作探究中,我着重引导学生读第九自然段,并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现身说法,使教学进入第五个阶段-----学习升华,教学时,我从以下方面引导:

爸爸制止小达尔文“花怎么能改变颜色呢!小孩子敢想敢说不是坏事,但也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乱来。"

听到这样的话,小达尔文是怎样做的?

生活中,你听到过这样的话吗?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提出过“生活教育”的理论。其中,生活即教育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他指出,教育要以生活为源,要用生活来教育。

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上给足学生时间,调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在谈到自己的想法遭到家长的反对与不理解时,问道“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如果学生也像达尔文一样,不甘心,勇于实践,我会马上追问“事成之后,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当时,你感觉自己棒不棒?”这样,那些没有亲自实践的学生,会为自己的放弃而懊悔。

我还特别注意自己的评价,及时中肯。对敢想、敢做、勇于实践的孩子及时给予肯定与称赞。对那些没有没有坚持,进行尝试的同学,流露惋惜之情后及时鼓励,提出希望。

(五)拓展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本节课后,我有针对性地留下拓展作业,1、你有哪些奇思妙想,能动手操作的,回家要实践一下,看看花究竟能不能改变颜色。2、课下阅读达尔文的其他小故事,写一写“我眼中的达尔文。”

这样,就使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延伸,不断扩大了语文学习的视野。

在第三课时中,举办奇思妙想展示会,把作业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会变色的报春花》告诉我: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不让他们背着沉沉的包袱前行,使他们学得愉快而有兴趣,这应该是教育追求的目标,鼓励他们敢想敢做才是真正的课堂,真正的教育。

板书设计:

会变色的报春花

达 敢想 善于发现

尔 敢说 勇于实践

文 敢做 敢于创新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制作gif动画》,它是省编初二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第二章动画信息制作中的第二节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使用ulead gif animator 5制作简单的gif逐帧动画,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动画制作原理。本节课是学习动漫设计的基础。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逐步使学生学会并掌握gif逐帧动画的设计制作方法。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为后面制作交互式的flash动画奠定基础。

二、说学生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八年级)学生,在初一一年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同时,学生十分喜爱动画,平时通过上网和游戏也接触了一些动画,对于制作动画跃跃欲试,兴趣浓厚。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了解gif animator 5软件及其特点,会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 ulead gif animator 软件将动画分解成一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学生亲手用动画软件制作一幅动画,感受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优越性,同时获得动画制作中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动画制作软件并尝试制作动画,培养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并在学习中认识到动画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艺术;理解动画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使用ulead gif animator 5让学生理解动画制作原理。

2、教学难点:使用ulead gif animator 5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五、说教法

1、创设情境法,用动画视频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ulead gif animator 5软件,让学生对常用制作动画软件有个初步的印象。

2、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师的操作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上机操作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互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课堂小结,教师归纳总结本课教学内容,点评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请学生叙述gif动画制作的主要步骤,鼓励做得好的同学,并让同学们一起分析与思考好的作品。这样各种情况的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中,发挥各自的长处。

4、竞赛法,结合教学内容布置恰当的课堂作业练习,学生自主参与,比赛谁做得又快又好,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六、说学法

1、探究学习:通过教师演示指导,学生上机操作课堂任务来探究gif动画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从自主操作过程中,归纳出gif动画制作的方法,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协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操作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七、说教学理念

本节课主要是讲解使用ulead gif animator 5制作gif动画上,下载动画视频引入,从学生喜爱的动画视频入手,再通过对gif动画的分解和合成,加深学生对动画原理的理解,同时达到让学生掌握使用ulead gif animator 5制作简单的gif动画的方法。

八、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动画素材,发送到学生电脑上。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说 明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小破孩防火”和“遇到火灾怎么办”;

2、gif格式——一种常用的网页图形格式,适合于制作卡通、徽标等图像;它可以存储单幅的图像之外,还可以存储多幅图像组成动画。

3、gif格式可以将单帧的图像组合起来,然后轮流播放每一帧而成为动画。它常用于网页之中,也可以作为手机的屏幕保护动画。

学生观看视频,听讲解;

学生回忆gif格式的特征。

从防火知识小动画视频导入,既能密切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介绍gif动画制作软件ulead gif animator。

ulead gif animator动画制作软件,是目前功能最强、操作最简易、使用也最广泛的gif动画制作软件。该动画制作软件还可以连结到绘图软件,来作图片的编辑修改,使用它来制作动画可说是相当的便利。

2、创设情境

(1)欣赏gif动画

提问:这几幅小动画有哪些特点?猜猜由几帧组成?

(2)gif小动画分解(分析动画的组成,理解动画原理。)

案例1:新建文件,添加一组“我跑”的图片,播放动画观察效果。

结论:动画——是将一张张静止的图片通过软件连续地播放,产生影像的动态效果。

其原理是:因为单张图片快速而且连续的播放,会让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暂留”的现象,我们会感到图片中的物体正在动作。

案例2:新建文件,添加一组“中国必胜”的图片,播放动画观察效果,让学生再次感受图片的运动效果。

1.认真听老师讲解,认识gif动画制作软件ulead gif animator 5。

2.学生仔细观察,讨论、交流意见。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

3、动手制作、亲身体验

演示操作步骤:

(1)找到ulead gif animator 5 软件,打开gif animator 5 后出现启动向导的对话框时,选择“关闭”按钮。

(2)在gif animator中,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图像”子菜单,打开要制作gif动画的第一张图像。

单击窗口底部“帧面板”中的“ ”(添加帧)按钮,添加一个空白帧。再单击顶部工具栏中的“ ”(添加图像)按钮,打开第二张图像。

(3)然后按照同样的操作方法,将所需的图像都添加进来。

(4)单击“帧面板”中的“ ”(播放动画)按钮查看动画的播放效果,单击“ ”(停止动画)按钮停止播放。

1、学生观看教师指导,思考;

2、学生根据老师刚才的演示,自主、合作制作动画“我跑”;

3、选出完成比较快的小组成员兼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完成动画。通过选拔“小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兴趣。

4、巩固与拓展练习

(1)学生相互讨论各制作步骤的意义,并概括总结出动画制作的主要步骤。

(2)播放几幅含有文字内容的gif动画和具有视频效果的动画。提示学生尝试ulead gif animator中“文本工具”的使用和“视频效果”的设置。

1、学生之间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2、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根据老师的提示完成任务。拓展思维,开动脑筋,培养学生动手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相邻同学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交流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点评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请学生叙述gif动画制作的主要步骤。师生相互间交流、补充。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反思的意识

四、课堂作业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任务:1、制作眨眼睛的女孩

2、制作kity小动画

(任选其中一种完成即可)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练习,互相讨论作品的制作过程

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