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寓言故事《饮鸩止渴》

乐进修 人气:2.35W

饮鸩止渴,指的是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本次,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饮鸩止渴这个成语的寓言故事,为大家深入体会这个词语的意思。

成语寓言故事《饮鸩止渴》

成语寓言故事《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的故事】

东汉时期,担任过廷尉的霍谞,从小勤奋好学,少年时代就读了大量的儒家经书,在当地出了名。

霍谞有个舅舅名叫宋光,在郡里当官。由于他秉公执法,得罪了一些权贵,被他们诬告私自更改朝廷诏书,从而被押到京都洛阳,关进监狱。

宋光下狱后,霍谞的心情一直不平静。当时霍谞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他从小常和宋光在一起,对舅舅的为人非常清楚,知道舅舅不可能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他日思夜想怎样为舅父伸冤,最后决定给大将军梁商写一封信,为舅舅辩白。信中说:“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该话的大概内容如下。

“宋光作为州郡的长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得到朝廷的任用。怎么会冒触犯死罪的险去篡改诏书呢?这正好比为了充饥而去吃附子,为了解渴而去饮鸩据说鸠是一种鸟,鸟的羽毛含有剧毒,只要把羽毛泡在酒里,立成毒酒,饮之立毙、。如果这样的话,还没有进入肠胃,到了咽喉处就已经断气了。他怎么可能这样做呢?”

梁商读了这封信,觉得很有道理,对霍谞的才学和胆识也很赏识,便请求顺帝宽恕宋光。不久,宋光被免罪释放,霍谞的名声也很快传遍了洛阳。

——《后汉书·霍谞传》

【饮鸩止渴的意思】

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不顾严重后果。鸩,传说中的毒鸟,喝了用它的羽毛浸的酒能毒死人。

【活学活用】我们现在毫无节制地滥采自然资源,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妙语点拨】霍谞为给舅舅洗冤,在致大将军梁商的信中提及:“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意在引导梁商换位思考,暗示舅舅不可能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冒死篡改朝廷诏书。最终,霍谞的营救计划获得成功,舅舅被释放,重回自由身。这启示我们,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能有效引导对方进行换位思考,对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再者,也从侧面警诫我们,不能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近义】饥不择食、剜肉补疮

【反义】深谋远虑

【饮鸩止渴造句】

1、没有竞争力却靠打价格战抢市场就像饮鸩止渴,最终倒霉的还是生产厂家。

2、饮鸩止渴的反义词有从长计议。

3、饮鸩止渴指人的方法不对。

4、不是我愿意饮鸩止渴,可我被逼入绝境了啊!

5、你这种做法是饮鸩止渴,后果将不堪设想。

6、用高利贷解决公司的经济困难,无疑饮鸩止渴。

7、他不顾一切地把老本都拼上了,这实际上是漏脯充饥,饮鸩止渴。

8、饮鸩止渴的近义词有饥不择食等。

9、那些藉兴奋剂来忘掉痛苦的人,事实上等于在饮鸩止渴。

10、你总不能为了急着解决问题,就饮鸩止渴,什么都答应对方吧!

11、事实证明,那种靠毁林扩大耕地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12、饮鸩止渴的爱带来的是伤害。

13、你为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与敌人妥协,不就像饮鸩止渴般,后患无穷呀!

14、你老是靠喝酒来逃避现实,无异于饮鸩止渴。

15、依靠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活像饮鸩止渴,还是想想别的法子吧!

16、明知高利贷是毒药,可是为了眼前救急,还是饮鸩止渴了。

17、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饮鸩止渴。

18、在一次投标中,各类人物粉墨登场,其中有些人的罪恶罄竹难书,但他们依旧冒险一试,简直是饮鸩止渴。

19、我反对为了解决一时困难而向不法平台借贷,那无异是在饮鸩止渴。

20、我以为我在爱,却是在犯一个不知悔改的错误。我是饮鸩止渴的人,多可笑,作践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张躲躲

21、而这种泡沫终究是要破灭的,指望靠炒房者来刺激本地经济增长,其危害无异于饮鸩止渴。

22、她就是饮鸩止渴的毒,他明知后果也甘愿。

23、在采取印钞票平衡赤字的政策之前,像购买资产这样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可取的。政府复苏经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是通过印钞票来减少赤字,但是风险是会引发通货膨胀,这有饮鸩止渴的意味。

24、我不知道这么做是对是错,我只想解决眼下最重要的问题,说我目光短浅也好,说我饮鸩止渴也罢,路是自己选的,就要好好走下去。

25、为了减少赤字而削减科技经费无异于饮鸩止渴。

26、她就是他们?这次会议所能找到的最佳发言人吗?他们真的是在饮鸩止渴了!

27、不惜化重金盲目引进,饮鸩止渴不计后果。

28、中外古今,大凡与绝色的美貌佳人搅和在一起的人,往往弄得身败名裂,但尽管如此,男人仍对美人趋之若鹜,就如饮鸩止渴—般,貂蝉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说明。

29、可惜世人看不清这世界的真相,五欲缠身的人们沉溺世间,寻欢作乐,实不知自己是在以苦为乐,饮鸩止渴。

30、而浑水摸鱼、趁“乱”打劫,用非常规的方式招生,显然是在饮鸩止渴、漏脯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