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札记的内容

乐进修 人气:2.26W

由于生僻字过多,致使《诗经》难读。最令人头疼的是借字——明明是一个“东”字,偏偏要念成“西”,因为这是借的东西。由于鄙人古汉语功底浅薄,无力解析生僻字和借字。只对自己能够勉强应付的字词作浅略解析。此文可谓名副其实的班门弄斧。

《诗经》札记的内容

一、饮食男女

“食”通常是指食物、美食和饮食。在《诗经》中却另有寓意

《丘中有麻》其诗有云:丘中有麦,彼刘子国。彼刘子国,将其来食。

《狡童》的内容是恋人闹别扭,小伙儿不理女孩儿。女子作诗吟道: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作者称,你这个傻小子,生气后便不与我欢爱。没有爱情的滋润,俺吃不下,睡不好。读者吟诵此诗,别有一番情趣。

《有杕之杜》之诗有曰: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中心好之,偈饮食之。

《株林》是修筑株林的役夫所作,讥讽陈灵公与夏姬这对狗男女不知廉耻:

胡为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无论是“人之大欲,饮食男女”,还是“食色,性也。”其寓意皆与《诗经》相同,即指性爱。

对饮食男女的解析,本文只蜻蜓点水,详见《诗经》札记——云雨篇。

除了饮食外,《诗经》中凡提及露水,以及鱼、鱼梁,也多与男女之情相关。对此不再作进一步解析。

二、多义之词

1、君子

《诗经》中“君子”一词。其大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贵族,二是指情郎和丈夫。

在《国风》中,君子大多指丈夫,是女子对爱人的敬称。

《汝坟》是一首思妇之诗,此诗的背景是周王室面临危机,丈夫服役出征以定王室。妻子思想丈夫所作: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肆。即见君子,不我遐弃。

还有《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以上两首诗中,还涉及性爱,所谓人之大欲,饮食男女。在其他篇章中,将对其作进一步解析。

总之,《国风》中绝大多数诗篇中的君子是指丈夫。极少数诗篇中的君子,是指贵族。

《诗经·雄雉》中出现两个不同含义的君子。其第二章有云: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此君子是指作者之丈夫,作者为爱人牵肠挂肚。

最后一章有云: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此君子是指贵族,因贵族征发丈夫,使夫妻分离。作者批之。

与《国风》截然相反的是,《雅》中的`君子大多指贵族,极少数是指丈夫。 其大致规律是,但凡涉及情感、婚姻之诗,其君子多指丈夫。凡涉及政事之诗,其君子多指贵族。

《诗经》中的君子,没有一处是指道德高尚之人。这与《论语》形成鲜明对比。

行文至此,插一点花絮:

在春秋时期,曾爆发了著名的齐晋鞍之战中。在战前,晋国大夫韩厥与御者互换位置。被齐人邴夏识破,于是谓齐侯曰:“射其御者,君子也。”齐顷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邴夏所言之君子,是指地位高的贵族,同时也是晋军的将帅。而齐顷公却误以为是道德高尚之人。此君子非彼君子也。

对君子之意的不同理解,不但会决定将帅的生死,甚至会决定战争的胜负。此外,还会误读经典,详见本人超级无敌大作《君子远庖厨》。正因如此,笨笨才会详细论述之。

2、子

众所周知,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等等。下面解析子的其它含义。

子的本义是指儿女。若说某人生子,可能是儿子,也可能是女儿。正如《诗经·硕人》所云:齐侯之子,卫侯之妻。此处之子,便是指庄姜,即齐国国君之女。

而对男子的尊称则是子的延伸义。除此之外,子同时也是对男子的通称。

《左传·宣公十年》记载:陈灵公、孔宁、仲行父三人同时与夏姬通奸。夏徵舒耻之,杀陈灵公,孔宁与仲行父出奔。传文曰:二子奔楚。奸夫被称为子,绝对不是对二人的尊称,而是对男子的通称。

此外,子亦是对女子的通称。《诗经》中还多次出现“之子与归。”是指女子出嫁。

《击鼓》是一首军旅之诗,作者在军旅服役之时,思念家中妻子。回想起昔日对妻子的誓言——生死契阔,与子同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以上两首诗中所言之子,皆是对女子的通称。

3、衣裳

衣裳今义是指衣服。但在古代汉语中,衣与裳(发音为chang)是有区别的。衣是上衣,裳是下衣。

《绿衣》之诗有云: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此之谓上衣下裳。皆为本义。此外还有延伸义。

《诗经·无衣》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若将此诗之“衣”理解为上衣,就成了别人没上衣,你却给他裤子。这是说不通的。

在此诗中,并非其本义的上衣,而是延伸义,泛指衣服。

就如同墨子所言:使饥者有食,寒者有衣,劳者有息。墨子肯定不如此刻薄,使寒者只穿上衣,而不穿下衣。墨子所言之衣与《无衣》相同,皆是其延伸义,即衣服。此二者有别与《绿衣》之本义。

4、名词作动词——衣食

古代汉语中,常以名词作动词。最典型的是衣、食。作动词之后,衣、食主要是指给予衣服,给予食物。

《诗经·鹿鸣》有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此食与今义相同,即吃、食用。

《莆田》之诗有云:我取其陈,食我农人。此食意为给予食物。念si。即周天子慰问农夫,给予农夫食物。(孔子曰:使民如承大祭。是言对执政者人民要有一颗敬畏之心。《莆田》中农夫耕作,周天子送饭,慰劳农夫。此诗中的周天子基本符合儒家君道的标准。以法家思想治国的秦始皇对人民断不会有敬畏之心。)

衣与食相同,皆可名词作动词。还可进一步延伸。

《诗经·斯干》所云:乃生男子,载衣之裳。乃生女子,载衣之裼。

此处之衣,是对给予衣服的进一步延伸,即给出生的婴儿穿衣服。

鄙人古代汉语知识浅薄。此文可谓男人露屁股——献丑。难免贻笑大方。希望各位方家多多交流,提出宝贵意见,不胜感激。

TAGS:札记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