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凤仙花的诗词文化和传说故事

乐进修 人气:1.71W

一、凤仙花的诗词文化

关于凤仙花的诗词文化和传说故事

夏、秋季节,正是凤仙花盛开的季节,其独特的花形犹如展翅欲飞的凤凰,非常美丽。凤仙花,古称金凤花,因单瓣花朵"宛如飞凤,头翅尾足俱全",翩翩然"欲羽化而登仙"得名;又因其能染指甲而被称为指甲草、指甲花。由于凤仙花的果实具有自动传播种子的能力,其果皮上有纵向的缝,里面包藏着许多椭圆形的褐色种子,成熟后遇烈日暴晒、风吹或其他外界的机械触动,果皮裂缝自动张开,其内部果皮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将种子弹出很远,还被称为"急性子",此外凤仙花还有小桃红、透骨草、旱珍珠等别名。

历代咏凤仙花的诗词很多,像唐代吴仁壁的《凤仙花》诗:"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诗中描写了红花绿叶的凤仙花正开的时候,蜂、蝶还都没有发现,最适宜观赏的时候是朝阳初升,此时的凤仙花就像栖息在碧绿的梧桐树上朝阳的凤凰。宋代杨万里的《金凤花》则这样描写凤仙花:"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四般红。"此诗描述了凤仙花颜色的.丰富,即便是"红"色,也有从深到浅的4种变化。宋代晏殊的《金凤花》则是另一种风格:"九苞颜色春霞翠,丹穴威仪秀气攒。题品直须名最上,昂昂骧首倚朱栏。"此诗以磅礴气势,表现了凤仙花倔强威仪的品格。

用凤仙花染指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元代诗人杨维帧的凤仙花诗:"金盘和露捣仙葩,解使纤纤玉有暇。一点愁疑鹦鹉啄,十分春上牡丹芽。娇弹粉泪抛红豆,戏掐花枝缕绛霞。女伴相逢频借问,几番错认守宫砂。"

又有元代女词人陆琇卿的《醉花荫》词一首:"曲阑凤子花开后,捣入金盆瘦。银甲暂教除,染上春纤,一夜深红透。绛点轻襦笼翠袖,数颗相思豆。晓起试新妆,画到眉弯,红雨春心逗。"这些诗词描绘了少女们用凤仙花染指甲的方法和玉指的美丽。

二、民间传说

传说一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福建龙溪有个叫凤仙的姑娘,长得亭亭玉立,秉性温柔善良,与一个名叫金童的小伙子相爱。一天,县官的儿子路过此地,见凤仙这般漂亮可爱,顿生歹心,前来调戏。被凤仙臭骂一顿灰溜溜地走了。凤仙知道这下可闯了大祸,县官儿子肯定要求找麻烦。于是决定与金童一起投奔外地。凤仙只有父亲,金童上有母亲。两老两少连夜启程远走他乡逃难。途中金童的母亲患病,闭经腹痛,荒山野岭又无处求医访药,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再说县官听说儿子被村姑骂了一通,就命手下前来捉拿凤仙,眼看就要追上,无奈之中凤仙、金童拜别父母,纵身跳入万丈深渊,以示保洁。两位老人强忍悲痛,将凤仙金童二人合葬。晚上两位老人依坟而卧。凤仙和金童夜间托梦给父母,告之山涧开放的花儿能治母亲的病。次日醒来,果见山涧满是红花、白花,红的似朝霞,白的似纯银。老人采花煎汤,服后果真药到病除病愈。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花命名为凤仙花以示纪念。

传说二

古代传说凤凰是鸟中之王,雄鸟名凤,雌鸟名凰,由于凤仙花有这一美名,让人一见凤仙花就联想起凤凰。明代诗人瞿佑在《凤仙》一诗中云:"高台不见凤凰飞,招得仙魂慰所思。"其意是说人们虽然不曾看到高处有凤凰飞,但却可看见由凤凰仙魂所化的凤仙花,也可安慰人对凤凰的思念了。唐代诗人吴仁壁在《凤仙花》一诗中云: "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据说凤凰非梧桐树不栖,诗中碧梧枝指的就是梧桐树枝,诗人已把凤仙花当作凤凰的化身,可见凤仙花在我国花卉文化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用凤仙花染红的指甲,也让诗人浮想联翩,元代杨维桢在《凤仙花》一诗中有"弹筝乱落桃花瓣"的语句,形容染红指甲的女子弹筝时,手指上下翻动,好似桃花瓣落纷纷。

古人对于花草也有尊贵卑贱之分,曾因凤仙花生命力顽强,随处可见,并不珍惜而把她喻为"菊婢",意为菊花的婢女。

传说三

我国民间流传着_个关于凤仙花的动人故事。很久以前,伏牛山里住着一个十分美丽的姑娘,名字叫凤仙。家里有老母亲,全靠她打柴度日。一天,她打柴时,手指被树枝压伤了,鲜血顺着指甲缝往下淌,疼得她差点昏过去,几个手指都变黑了。她怕老母亲难过,隐瞒着照常干活,没几天手指肿得像胡萝卜一样。

这时,婆家要接她成亲。她到婆家后,丈夫一见凤仙手指红肿,指甲变黑,有烂掉的危险,婆家给凤仙一封休书,离了婚。

凤仙回家后,病情日趋严重,整天痛哭。昏迷中,她仿佛看见一个仙女来到面前,对她说:"西边紫云峰山上有一种仙草,是凤凰从蓬莱山噙来的,这种花能治好你的指甲。"第二天她到紫云峰山顶上,找到了绿叶红花的花草,连根拔出,捧着下山了。栽到院子里,掐下几个嫩枝和几朵鲜花,用嫩枝熬水洗手,把鲜花捣烂涂在指甲上。几天后,手肿消退,指甲由黑变红润。

一天傍晚,天下大雨,一个淋得湿透的白面书生来到她家避雨。见凤仙长得美貌出众,向凤仙求婚,两人都点头同意。原来那个婆家听说凤仙手指好了,又要求复婚,被凤仙拒绝了,就带了很多人来抢亲。却猛然被一队官兵拦住,救起凤仙姑娘。原来那个书生是新考中的状元,奉旨出京巡察,那天是微服私访,大雨中遇见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