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又飘来散文

乐进修 人气:2.3W

在人人分享上看到一篇关于天津咖啡馆的日志。忽然想写些文字去回想那些我曾留下痕迹的小店,一杯路边咖啡,隐秘的半地下水吧,交换记忆的小站……

记忆又飘来散文

之所以说是记忆又飘来,是因那些记忆已模糊不清,有的小店很久没有去了,更有一些只是旅途中经过,怕是不可复习的经历了。模糊的记忆也好,不必苛求写实,反而更多了些想象的点缀,不是线条化的勾勒,而是思绪情感的涂抹……

Part 0ne 十字街头

第一次去水吧,是初中的时候,清晰地记得那个名字,十字街头。水吧离学校不近,和女孩子们坐公车去的。是一个让我觉得心里会产生共鸣的女孩儿带我们去的,尽管现在大家联系不多,但每每忆起曾互通的信件,曾梦想拥有一家咖啡店,曾静静聊天,心中总是有种安慰。那是女孩子们独有而珍贵的感情。

十字街头,名字的由来大抵是借用了哈尔滨一条叫做十字街的路名。那时这家水吧就在十字街上。不明亮的灯光,淡淡的音乐,人很少,外屋有秋千吊椅,内屋则是更为私密的空间,隔成不大的格子,更为适合两个人私语。我们坐在吊椅上,翻看着酒水单,惊奇于那些美美的名字,最终点了些不贵的饮品,和冰激淋。

老板娘自己经营小店,饮品,冰激淋,不论种类,都自己调配。有客人来时温和地和客人聊天,不失热情,也不啰嗦唠叨。我们那时也是对这样一家小店颇有兴趣,问这问那的,搅拌咖啡的银色小匙多少钱当时都是问出了的。离去时还恋恋不舍,那时我们畅想如果有一天,如果,我们也会有一家自己的小店。

只是那家店,很久很久没有去过,听朋友说那家店搬了地址,便没再刻意去寻找过。也许是后来去了些更为精致饱满的小店,便觉得那个水吧显得拙劣。

直到高考后的暑假,和那个女孩偶然在街上遇见那个名字,十字街头,这家店已然不再坐落于十字街上。我们不确定这会是五年前的小店,抱着试探,走进半地下室。依旧有秋千吊椅,而更为让我们得以肯定的是,依然是那个老板娘。说不出的欣喜与久违。

我们没有坐在吊椅上,而是选择了最普通的位置坐下。翻看酒水单时寻觅着回忆,也发现着新奇。环顾小店,难以从装潢和饮品的品相来评判,因为当我们再次坐在这里,便明白了,重要的终究是记忆。

Part Two 马迭尔

关于这个名字,哈尔滨的人都不陌生,无论夏日还是严寒,中央大街上总有些吃着马迭尔冰棍的人。或是远道而来的游客,或是熟悉了马迭尔味道的本地人。除了冰棍,马迭尔的面包,冰糕,酸奶也十分受欢迎。

中央大街上的马迭尔修缮开张后,我就更为喜欢那里。常常带不同的人去那儿,点一碗酸奶,享受片刻的安实。我喜欢那种厚壁白瓷碗盛着浓稠酸奶的感觉。在上面撒上层砂糖,用小匙搅开,我常在糖未融化时裹着酸奶喝下,舌尖此刻的触感是最饱满的,酸奶的冰凉,砂糖的摩挲,环着你的舌,触碰你的味蕾。

有时一杯酸奶会喝很久,挑个最靠里小吧台的位子坐下,聊聊天,说说轻松闲散的话题,这样的环境不会让人有喧闹中孤独的尴尬,也不同于咖啡馆中静默的思考。

小吧台的灯光是那种明晃晃的白色,不同于旁边小桌的昏暗,看得清花藤图案的台面,看得清与你聊天的朋友,那种感觉是真实的,但又游离于周边之外。记得有一次和娘亲在那里坐了很久,两碗酸奶,两盒冰糕,一把新鲜的透着粉红汁液的杨梅,以及那些言语、微笑、相视……尽管内容已经模糊,但晕染出的,是那种温和的记忆。

Part Three 失名

在一次旅途中,我们相遇,离别后,我遗忘了它的名字。只记得,那个大理古城的夜晚。

云南之行的确留下了许多记忆,在去大研古镇之前,先去了大理。

大理不如丽江那么热闹,没有樱花屋那样有名的酒吧,没有大水车一样的标志供人拍照留念,但相比之下,大理更为生活化,在古镇散步时不必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漫步大理,是平和的,随性的,你可以自然地在街边买烤乳扇,而不必进入什么悬挂招牌的特色食品店,你可以和店家聊聊生活而不是像个游客。

晚上散步时走累了,就随便找了家小咖啡店坐下,选择了屋外的座位,以便观赏过往的人。木质桌椅,不加现代化的雕饰,不同于都市里仿古咖啡馆的刻意,它是自然的,是多少年来一直属于古镇的一种感觉。五色的桌布,类似于摩梭族的手工纺织,在云南这是多见的。没过多看菜单,只是要了两杯云南小粒咖啡,等待的时候,和站在门口的大叔聊天,记忆中大叔也许五六十岁,也许是老板,也许是伙计,现在都已记不清了。就像现在已经忘记了小粒咖啡的味道一样。他说了许多过去的事,许多在我出生之前的年代里的事情,说了这家店的来历,还有那个名字,现在我也都记不清了。只是当时那种聊天很惬意,回想起来也是舒服的.。

再有些印象的,就是盛奶的容器,不是白瓷小壶,而是类似于紫砂材质的小壶。一切谈不上精致,但我所爱的正是这种轻松自然,不刻意,刚刚好。

因为是夜晚,不用抬头45度仰望玻璃窗外的午后阳光,不用轻轻微笑,不自然地幸福;因为在大理,不必一个人孤独而静默,因为看似与你无关的一切,都可以与你交谈,成为你的记忆。

我们相遇,离别,带走一些故事,哪怕遗忘了,也会是久久的回忆。

Part Four 散物

那是一家大理古镇街尽头的店铺,去的人想必很少,店家把零碎的商品摊在店铺门前的大木平地盒中,供人翻检,有些饰品也凌乱地挂在木板上。耳环是不成对儿出现的,也许这只挂在这里,那只却和其他的耳环挂在一起。

对于女孩儿来说,淘东西总会有种成就感。于是翻检着,看看有什么稀奇的玩意儿。

老板大抵50岁,特点突出而不好总结归纳。他不关心你在挑拣着什么,也不在乎会不会和你达成一笔买卖。他会说:“小妹儿,人生苦短啊”“小妹儿,要好好学习啊”时不时的还会说“我是个鸟人啊”也许在街上有人没有太多缘故的和你说这些,你会觉得遇到了神经病。然而在大理古街的尽头你只会觉得遇到了一个有趣的有些癫狂的大叔。

在那里散乱的东西是没有标价的,拣出一件问老板多少钱,有时会得到一些意料之外的回答,或是比预想的高了很多,或是比预期的低了很多。难摸到规律。在那里可以不成对儿地买耳环,老板不会抱怨说卖了单只的耳环另一只没法卖,从他那些物品的摆放来看,或许他并不认为耳环是要成对儿买的。

最后挑拣了些东西,当然包括不成对儿的耳环,尽管我清楚地看到另一只也在那里。和老板还了价,开心地离开。这该是在大理遇到的最奇特的店家了。临走前他又说了一遍“小妹儿啊,要好好学习啊……”

尽管在古街鲜有人问津的尽头,但这样的店家不正是自己的招牌么?想必以后会有更多的人走到这条古街的尽头。

Ending and beginning

路过了许多风景,遇见了许多心情,纳西大叔的家庭客栈,樱花屋的浪漫传说,飞鸟与鱼的漂泊生活,夜未央断续的吉他……喜欢这些更具私人性的小店,不同于标准化的连锁店。没有宏大的品牌文化。只是单单的一家店,一个主人,一段故事,一抹记忆。

文字已近收尾,故事还没结束,我们还在路上,聆听着那些叙述,走的久了,便也留下了我们的故事,我们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