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

乐进修 人气:1.54W

每到清明节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扫墓,祭祖。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有许多习俗和注意事项要记住。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1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 第2张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2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 第3张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3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 第4张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4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 第5张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5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 第6张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6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 第7张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7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 第8张

  最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8

清明节气的基本介绍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一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至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按现行公历,目前清明节位于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由于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确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为台湾、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在澳门还有冬至。

概述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节的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度,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在水稻播种、栽插的时候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的高原地区,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在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在华南的西部,常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的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来源

说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物候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时节,除了东北与西北地区以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这时北方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清明节的诗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5、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6、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9、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0、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11、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12、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3、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4、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5、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16、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1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8、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9、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20、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清明农谚

1、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2、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3、风小无云天晴朗,明天早晨要出霜。

4、清明前后怕晚霜,天晴无风要提防。

5、麦怕清明霜,谷怕老来雨。

6、拱棚瓜菜盖草苫,果树园里要熏烟。

7、麦田浇后快松耪,保墒增温能防霜。

8、过了“寒食”,还冷十日。

9、“寒食”莫欢喜,还有十天半月冷天气。

10、雨淋坟头钱,春苗出齐全。

11、淋透扫墓人,耩地不用问。

12、清明有雨麦苗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13、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

14、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

15、清明湿了乌鸦毛,今年麦子水里捞。

16、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

17、关门风,开门住,开门不住过晌午。

18、大风不过晌,过晌呼呼响。

19、大风不过晌,过晌刮得狂。

20、夜里起风夜里住,五更起风刮倒树。

清明节的朗诵稿

在烈士墓前

怀着崇敬,

带着自豪,

我们来到您的墓前;

得到启示,

引起思考,

我们流连在你的周围。

啊,

竹林发出呼啸,在叙述你的事迹;

松林滚动波涛,在赞颂你的精神。

在白沙,在翠柏环绕的烈士墓下,

有八位英雄在此安息;

在昔日,在战火纷飞的年月里,

有八位战士令人回忆。

他们就是——

敬爱的“白沙八烈士”,

他们是抗日战争中一面不倒的军旗,人民的好儿子!

也许,

我们的同学对你们还不熟悉,

但历史像那长城一样,

永远也不会磨灭。

身为革命者的你们,

愤然写下“血淋淋铁的事实”:

于是,

你们在茅山地区,

与爱国民众一起为国家兴亡而疾呼;

于是,

你们在这里,

面对凶恶的.敌人进行了坚决地反击。

可最终,

你们还是被敌人用铁丝穿过肩胛骨,

被敌人无情地活埋在这里,

年纪最小的“小螃蟹”烈士牺牲时年仅18岁……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

(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二)踏青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三)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古时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今日插柳也一直保留。

(四)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五)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六)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不适合去扫墓的人

(一)三岁以下的小孩不合适。有一种说法是7岁以下的孩子不合适,但其实从命理角度上去看,3岁的更不合适,因为不管从中国的宗教还是国外前世今生理论,都提及3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看到另一个世界。从科学角度上来讲,3岁以内的孩子容易因为扫墓现场的各种条件限制不好携带,外出到一个相对污染比较厉害的地方也容易让孩子生病,也就是不建议带去了,哺乳期的妈妈就更别带自己婴幼儿去了。

(二)孕妇不合适。且不说舟车劳顿,山路崎岖、祭祀场所各种烟灰影响,在很多地方扫墓有放爆竹的习惯,这些都会影响到孕妇自身健康或孩子的健康。从民俗角度去看,尚未出世的孩子是不合适去见这些死去的人的,因为很容易引起孩子夭折。若孕妇必须去,那就得用红布将肚子包上一包。但还是强烈建议不要去。

(三)刚动手术的人不合适。体弱是主要因素。民间传说,刚动手术的人要是去了坟场,那是很容易被拉走的。手术伤元气,元气弱的时候,邪气也就特别容易入侵,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和美着想,刚动手术的人还是不要去扫墓的好。 .

(四)印堂发暗或眼窝发青发黑的人不合适。印堂发暗和眼窝发青发黑的人处于一个很晦气的时期,扫墓是祭拜祖先,大部分坟墓规则不会是一个很独立的地方,而是要经过不少其他家的坟墓。晦气临门更不合适去穿越阴气扎堆的地方。

(五)重病患者不合适。这个扫墓可不是一个锻炼的行为,大部分坟墓都离住的地方比较远,大部分坟墓还都要走一段路。重病患者需要的是调养生息,不能过度操劳,免疫力低下,身体阴虚,心神漂浮,易遭各种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