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童年作文四篇

乐进修 人气:2.34W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年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童年作文四篇

童年作文 篇1

童年就像一本多姿多彩的日记,它记录着我几年来的喜怒哀乐,其中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一天晚上,不到三岁的我天真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我指了指地上的影子。妈妈笑了笑,对我说:“这是你的影子呀!”我抓抓脑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由于出于好奇,我开始注意自己的影子。我发现自己的影子时长时短,时高时矮。因此,我很害怕,哭着对妈妈说:“妈妈!影子会动!他常常跟着我!”妈妈温柔的对我说:“傻孩子,因为影子是你的呀!所以,影子会跟着你。”

第二天,我把们聚在一起说:“咱们来个‘踩影子大赛’好吗?”们拍手叫好,但不知道怎么玩。我洋洋地说:“玩法很简单,看谁踩对方的影子次数多,就算胜出。”说玩就玩,我们你一脚,我一脚地踩了起来。突然,被一大片云遮住了,天暗了下来。我尖叫起来:“啊!我们的影子都不见了!”小伙伴们也叫了起来:“对呀!对呀!怎么办?怎么办?”我哭着找到妈妈:“妈妈,妈妈,影子不见了!”妈妈亲切地说:“因为光线被遮住了,影子就不肯出来了,等到有光时,影子就出现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影子又出现了!我拍起手,连声叫着:“好耶!好耶!影子又出现了!”

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是天真的、的。所以:童年是充满色彩的,也是一去不还的,我们都有一个的童年!可不要让它失去色彩!

童年作文 篇2

我记得我6岁的时候,一次夏天初中,我们全家都到我爷爷家去玩。

我们差不多坐了二十几分钟的汽车才到爷爷家,我们一到爷爷家中看到了几只小狗在对着我们叫:“旺旺”。好像很喜欢我们来似的。

我们到家了我妈妈和爸爸在厨房里做饭,我和弟弟在外面玩,我们在外面玩了一会儿,妈妈叫我们一起回家来吃中饭,我们吃完饭了又在外面玩了一会儿,又到了家里打开电视了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电视就这样过了一下午,到了5点钟的时候吃晚饭,我们吃完饭了就玩了一会儿一起来河里去洗澡,我们一起到了河边准备到河里去洗澡时妈妈叫我停住,我一看原来我还没有脱衣服,我把衣服脱了然后我一跳到水里面去洗了。

突然有人在我的右面拿水泼我,我一看原来是我弟弟在拿水泼我,我就跟你妈说:“我们来一场打水仗吧,爸爸和妈妈说:“好啊”,我和爸爸一队,弟弟和妈妈一队,我们打水仗打很好玩,我们打了有一会儿了最后是我们队赢了。

我6岁中最有趣的事打水仗,我高兴的是我们队赢了。

童年作文 篇3

每个人的记忆中,关乎童年,都会有道独特的风景。那风景美或不美,都会霸占在我们的记忆中,终其一生,直到我们失去记忆,不能将它记起。

说来奇怪,我对于童年的记忆,只能从6岁开始算起。我说的6岁时虚岁,在农村,是按虚岁算年纪的。6虚岁就是五周岁。

后来,从家人的口中我得知:我5虚岁那年曾经掉进过干净的粪坑(父亲正在帮村里人家造就中的,距地面有2米多深)。据听说,掉进粪坑后,我的下巴被磕掉了,父亲急急忙忙向邻居借钱送我去了医院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因为那次掉进粪坑的原因,对之前的事情没了记忆,还是恰是因为我掉进粪坑,我的记忆储存功能更加超前。

我对童年的记忆,虽不算早,却是非常深刻的。乃至于童年的活动常变换着不同的景儿入梦,入心。

我总觉得我欠童年一段描述,几十年过去了,它们还是常入侵我的记忆,防不胜防。既如此,我就把它们写下来吧。

  (一)打猪草

这是要写的第一件事情。因为,直到我为人之母前,我做梦最多的便是它:打猪草。

我的家乡在江苏姜堰农村,那时还有合作社,听母亲说,在我们姐弟很小很小的时候,村里的地是集体的,她们要早出晚归"挣工分",孩子们没人带,只能放在田梗边任由着哭。

但,从我记事起,各家都已经有了各家的地。家里有个猪圈,常年养着一头母猪,等到了下崽的时候,多则十一二头小猪崽,少也有个六七头。

父母要干地里农活,打猪草这事便落到我跟姐姐身上。姐姐比我大两岁,仿佛比我大好多似的,她只找同她一般大的孩子们一起去玩耍,打猪草。

我呢?很是喜欢打猪草:要么跟邻居家的几个女娃提着个篮子一起去地里打猪草,要么就自己提着个篮子去地里打猪草。

跟小伙伴们一起打猪草是有趣的。通常是L,Z和我三人做伴。

家乡有棉花地,棉花地里常会栽种菜瓜。我们打完猪草,会去棉花地里偷瓜,只管偷瓜,不管是哪家种的。偷来的瓜被藏在篮子底下。遇到河就在河边洗吃,遇到渠道,就用干净的渠水洗了吃。就地消耗,回家后父母是发现不了的。

"常在江边走,难免不失足。"夏天的'某日,我们偷吃了人家地里的西红柿。晚上,我跟L正躺在我家院里的长桌上纳凉看星星,外面热热闹闹起来。

原来,被偷的那家告到Z家。Z正在家里挨打。现在他们连同L的母亲找到我家对证来了。我和L是死活不敢承认偷吃了人家西红柿的。

L的父母说自己孩子篮子里没有西红柿,于是那家人只是坚持说Z偷了。也不知道后来怎么了的,大人们散了后,我跟L都害怕得无心再说话。

偷吃西红柿被人家追责后,便有了清晰的你、我之分。不敢随便去人家地里偷吃的,就偷自家地里的。我带着伙伴把自家地里的西红柿不分生熟大小摘个精光,只留几个极小的嫩头儿。

母亲带我去地里除草时候见了这光景,气得在地头一阵叫骂,我听了不敢作声,只装着除草。

大人们管着,也断不了孩子们馋嘴偷吃的乐趣。每每打猪草,便还是惦记着偷吃。偷吃不了别家的,就带着去自己地里偷吃:挖红薯、摘香瓜和菜瓜是’组团‘打猪草的一大诱因。

没有伙伴的时候,我也喜欢打猪草。记得夏天的一天中午我独自去自家地里除草,红薯地是一垄一垄的,垄上垄间长着得常是马齿苋,那是猪爱吃的草。

看着那么多嫩嫩的马齿苋,我的心里满心欢喜。只顾不停地拔掉这棵拔那棵,汗珠一粒粒从额头滴落并不察觉。忽然有个声音说:"你瞧,**家孩子真勤快,大热天的还在除草。"我一看,是村里两个大人从地里干完活收工回来。我没吭声,自顾拔着我的猪草。

庄稼地里除了田鼠便是蛇。我打猪草时候经常见到蛇洞,也看见过农人用锄头逼蛇出洞。我是怕蛇的,但,家乡那边管地里的蛇叫菜蛇:身体粗壮,头呈椭圆形,无毒。

冬刚过,地里还有未被太阳融尽的冰雪。然而,麦子已经长出,夹在麦子中间有一种瘦长青绿的蔓草。那也是一种猪爱吃的草。

我独自提着篮子到了庄稼地。这种草通常扎推长,也很好拔,麦子很高,看不清草的根部。我凭经验伸手从根部一抓,忽觉有软软的东西被抓起:一条仍在冬眠的蛇!

整个人吓呆了,没了反应,脑子一片空白。过了好久,才知道垂下手来,让蛇掉在地上。

打猪草的印记里有一件那时值得骄傲的事:有一次,我和L两人来到一块荒地,分头打猪草后。我找着了一颗硕大的马齿苋,仅一颗,便占据了大半个篮子。那是收获颇丰的一次!

关于打猪草的印记是零零散散的,从六岁一直打到十岁左右。但,每次提篮出发打猪草的心情却总是高兴无比的,这兴许也是梦它最多的原因吧。

  (二)河

我的家在L家的前面,我们两家的左侧是一条小路,隔着路便是一条清水河。我记得靠着我家的河岸边种着一排排芦苇,和一颗桑葚树、一颗榆钱树。

家乡的四季很分明。夏天是地道的夏天:热得人要命。站在水泥船上,光着脚是不行的,那水泥船面被太阳炙烤得烫脚。

家乡的娃儿们都喜欢去那条河里解暑:只要一得空,便不分上午,中午还是晚上,那条河就成了大泳池。河水是活水,从村的南头流到通向数十里外的大野河。

河里淹死过孩子,传说,那被淹死的人会变成水鬼。水鬼会伺机找替身。大人们不肯孩子们去河里随便游泳,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会偷偷地下水,一下了水便装着听不见爹娘喊叫。

我的母亲管我相当严,不过,我也有法子争到游泳机会:我只要扫完院子,煮好饭菜,故意用草灰把脸涂几道黑道道,母亲便许我下河洗澡去了。

下游泳可以无师自通,却也要凭借"可扶持的物件"。通常刚学游泳的孩子,会在岸边扶着码头,用脚先在水里打着拍子。稍微会游的,会从家里拿个木桶,由会游泳的孩子带着从岸的这头试着游到岸的那头。也有扶着船帮学游的。

从岸上或是从船上跳到水中,那是游泳技能的一种展示。慢慢地我学会游泳后,便也从船上跳到水中。这跳水也是有讲究的,我印象里跳过两次:一次是俯身水平扑向水面,扑得肚子生疼,后来,大点的孩子说,那样的跳法,能把肚皮扑破。还有一次,我垂直跳到水里,一下子跳到水底,脚被河里玻璃碎片给划破。自那后,好像很少再跳水,只敢乖乖地在水里学游。

下河不是只能游泳,乡下的河里有河蚌,河螺。那些是家乡的美食之一。不仅孩子们,有时大人们也会沿着河岸边,下水摸河蚌,河螺。

河蚌和河螺,可以用手摸,还可以用铁篮子去捞:系一根粗壮的绳子在一个铁篮子上,把篮子扔到河中心,感觉到篮子的边沿嗑进淤泥里的时候,蹲下,放低绳子慢慢地拉近岸边。没有河蚌也会有河螺,运气好的话,还能拉上来虾或小鱼。

在儿时的记忆中,那条河的趣处多半是这两样了。要说用场那就大了:整个村子吃水靠它、浣洗靠它。

  (三)庄稼地

农村孩子没有不下过地的。我自然也不例外。去庄稼地有两种情况:一是采菜;二是劳动。采菜的时间短,不累;劳动起来就没完没了,多的时候长达几天。

小的时候,村里家家都有棉花地。这棉花是要一棵棵打掉‘对芽’才能开花接棉花果的。刚开始不懂,以为有趣。跟着母亲和姐姐到了地里,母亲教会我"打对芽“的方法后,便让我跟姐姐按行干活。

那一行啊,真是长。棉花高,从这头看不到那头。好不容易弄完一行,还要弄下一行。现在回头望向记忆中的那个小姑娘,依然对她瘦小的身影穿梭宽广的田地间深表同情。

棉花开花了,红的,黄的,白的,真是好看。可棉花是要结果的。果子熟了,长出了白白的棉絮,那棉絮又是要手儿把它们从一棵棵硬硬的壳里扒出来。

这棉花地真不是个好玩的去处。印象里除了打猪草喜欢去那里,别的时候再不喜欢进棉花地。

除了打猪草,采菜的时候也是喜欢去庄稼地的:割韭菜、摘豆角,拔萝卜,铲白菜,砍甘蔗这些都是趣事儿。

到了秋天,地里的红萝卜长大了,跟着父母到了庄稼地,把拔完的萝卜一个个装进蛇皮袋里,想吃了,就剥开皮,咬伤一口,麻滋滋地,甚是好吃!

庄稼地,最能体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春天播种,勤除草勤灌水施肥,只要没有天灾,到了秋天一准会有丰收。

  (四)树

我说的树,不是某棵树,是我家后面的那一排水杉树。那排水杉比房子还高,粗壮不一。

几乎从七八岁会爬树开始,我每天都要爬到树顶,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知识:知道辨别哪根树枝结实,哪根脆弱。单爬到最高处那根结实的上面,摇晃起来枝干,哼起凤凰曲。

弟弟也是爱爬树的,只是,他爬树是为了取鸟蛋。鸟巢里常可能卧有蛇。他不懂,也不管那些,伸手就取,倒是没被蛇给咬着过。只是,一次爬树被一种叫洋辣子的毛毛虫给辣晕过去了,那次把母亲吓坏了。弄来吃的菜油一阵涂抹--要把羊辣子毛给化掉。我不懂这道理,也不知后来究竟用什么法子把弟弟弄醒了。

关于那排树的记忆就这么多。

  (五)儿时的乐子

那时一分钱能买三个小圆糖。两毛钱能买一张大白纸。那样的时候,乡下的孩子们是没有洋娃娃,小汽车的。但,玩乐的点子却是不少。

在学堂的时候,下课只有十分钟。那十分钟,现在想来感觉好长好长。因为课间能跳好几轮皮筋,能踢好几番毽子。皮筋多半是从窑厂废料里捡来的,毽子是用废纸自制的。东西简陋,却玩得真心实意,不亦乐乎。

放学了,用五颗石子一颗小布沙包玩起家乡取名为"拿拇儿"的游戏。也在操场上农民铺晒的稻子杆儿上翻跟头,有个漂亮的高年级小姑娘,把腰给翻折了。

跳绳,跳皮筋更是放学时候最爱玩的,通常四个人或六个人分成两组玩。有谁没跳好,其中一名组员可以"救她",替跳一次。跳过了,整租就可以升级,跳下一局的。没通过,则轮到下一组来,如此反复,激动人心。

由于家里有个弟弟,我的玩法倒比一般女孩子多了两样:"响报"和"砍钱墩子"。

弟弟会拉着我陪他玩"响报"。”响报"是用废纸叠出的一种一面平整,另一面有交叉横的东西。一人或几人把自己的‘响报’放在地上,其他人轮着用自己的去打,打翻过来了,就归他所有。

"砍钱墩子"是个有趣的游戏:找一块钻头放在地上,各人把约定好的硬币或纸币等数值的放到上面,轮流用同一块铜板站到规远的画线地方,朝钱砸去。谁砸掉下来,那钱就是谁的。想想,那也是那时培养孩子"挣钱"观念的一种游戏。

春天结伴捣蜜蜂,夏天逮萤火虫,秋天玩捉迷藏,冬天河里溜冰,这在当时似乎是恒远不变的。然后,终于还是在渐渐长大后,慢慢消失,成了记忆中的一道道风景。

童年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些了。如今,我把它们落到文字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可是怪怪地,童年的生活盘踞在我的心上,生根在我的记忆里,似乎成了我生命的营养元素。也许,恰是因为那时玩得真心,玩得专心吧!

童年作文 篇4

回想起童年,那些隐没在岁月长河中的记忆,在时光尘埃掩埋下散发出微弱的光芒。

童年是一条被漫漫长河隔开的河岸,两段岁月隔着长河远远眺望,好似面对面深情相望,彼此分享着两段完全不同的岁月。

在乡下的童年是惬意的。清风、摇椅、蒲扇、池塘,山间崎岖小路、老屋后大片葱茏树林,还有乡村那探寻不尽的奥秘……

清晨,天色微明,院子里的公鸡早已报晓。我还没起床,便可以闻见飘进纱窗的缕缕饭香,还可以听到一支协奏交响:厨房那边传来锅铲与锅底有节奏的击打声,碗筷清脆的碰撞声,外公外婆低低的交谈声,还有炉灶里柴火被烧得噼里啪啦的响声……

黄昏,夕阳只剩半边脸时,我便迫不及待地穿过院子,趴在围栏上,费力地踮起脚尖,露出小小的脑袋,等待着。待到那转角的大榕树下出现手扛着锄头,嘴里叼着烟斗的身影时,我立刻欢快起来,向那个身影用力地挥舞着小手。他便也对暗号似的挥手,同时加快了步伐。待到那身影踏上庭院的台阶,我赶忙跑到庭院门口,噔噔噔连下三级台阶,一头撞进那温暖的怀抱,接着便被一双宽厚有力的大手托住。“外公,你回来啦!”“是啊,我的小乖孙女!”

最悠闲的莫过于夏夜时光。搬几把摇椅在庭院,点上一盘蚊香,与外公外婆静静地看星星看月亮。天气微凉,星光满天,轻风拂过我的面颊;摇椅惬意地摇着,蚊香盘上幽幽地升起一缕缕轻烟,微风拂过,便渐渐淡去,消散在微茫的夜色中;耳边有外公外婆偶尔喃喃低语,伴随着远处幽深的树林里的蝉鸣,我渐渐进入梦乡。

这是我十八年悠长而又短暂的时光里最璀璨的部分,在我重回父母身边的这些年,却是再也不曾见过。

而后的童年时光,更像一部静默无声的哑剧,台下没有观众。离开了乡下老家,离开了外公外婆,回到父母身边。从最初的陌生,到后来的习以为常。父母很少在家,于是,一个人跑到小山坡上,茫茫然眺望这座陌生的城市,看着天边层层叠叠的云,我想,它们也在眺望着来时的方向吧!

幸而孤单的日子不是太久,我终于也拥有了一大群好友,拉着好友,在风吹过的街边路口,吃着小吃,共赏天边红霞万朵,憧憬未来璀璨的人生……四季游走,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将时光、童年、风物、人情定格收录,妥帖收藏。

此后的时光里,有朋友的陪伴,日子也不错;而那大片的风景,那些消散在风中的童年,终究是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