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童年记忆作文7篇

乐进修 人气:4.83K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年记忆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童年记忆作文7篇

童年记忆作文 篇1

雨季刚刚过去,四处都变得潮湿。空气里弥漫着泥土散发出的淡淡清香。乡下娃手里摇着阿公刚刚为她用干草编的蚱蜢,走在泥路上。小脚踩在泥上,凉凉的。乡下娃用手摸摸鼻头,嗅着雨后潮湿的味道,两只裤腿不时地打到路边不知名的灌木,叶片上的水珠接连滑下来,落到她的小脚上 。每感觉到一颗水珠,她便一激灵,露出一丝惬意的微笑。那瘦小,却白嫩的小脸蛋,像柳条新抽的嫩芽一样惹人爱。乡下娃七岁了,在城里这早该是上学的年龄了,可在这大山里,孩子都上学晚,七岁,似乎原本就是享受大自然的时节。乡下娃儿累了,坐在泥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感觉凉丝丝的。她顺手拔起脚边的一棵小草,双手捧着放在唇边,使劲儿一吹,发出“呼呼”的声响。乡下娃儿高兴地一下子从石头上蹦了起来,不停地吹着小草,高兴地跑在泥泞的路上。

手指的味道

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小就对手指特别地有感情,所以每一次妈妈来幼儿园接我时总会在五十多个小孩儿中一眼便看见我的身影——一个人微笑着坐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咬着手指。脸上还不时地变换着表情,不过嘴角一直是上扬着的。

小的时候在乡下奶奶家,夏天时村子西南方的池塘是孩子们的天地。池塘边杨柳下的土堆有半个我那么高,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一直堆在那里。我和姐姐便用手捧起土堆顶部的泥土,放进从奶奶的厨房偷偷拿出来的小碗里。然后一颗一颗地捡出里面的石子和树枝。

中午的太阳透过厚厚一层的杨柳叶,仍是火辣辣地照在身上。汗水从头发丝儿里流到脸颊上。用手一抹,脸上留下了一道泥土的痕迹。“我们加点水吧!”我端着碗边向池塘走边说。我用手一捧一捧地加水,姐姐拿着树枝不停地搅着。碗里的土渐渐变得黏乎乎的。

“像巧克力酱吗?”姐姐指着小碗里的泥问我。“嗯!”我将手指伸向碗中,让泥土沾在手指上。“等等……”姐姐也将手指伸向泥中,“我们一起尝尝!”

于是两个小女孩将手指上的“巧克力酱”伸向嘴里。一个皱眉头,一个瞪眼睛。龇牙咧嘴地一顿大笑起来。我认真地吮着手指,嘴里又苦又涩,而脸上却始终笑着,傻笑着。觉得嘴里是甜的,甜得别有滋味。

童年的记忆,因为有了乡下的味道,而变得格外清新、生动和美好。

童年记忆作文 篇2

谁都有童年,这是不争的事。

无记忆前的童年谁都说不清、道不明。

无记忆前的童年,不知香臭、不知黑白、不知危险,但对饥饿、伤痛、声音有其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的东西就逐渐多了起来,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有城乡差别,知道城里孩子与乡下孩子有着截然不同的童年生活,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这种差别更大。省会城市与地县市,县城与乡镇都是不能比的。城里是高高的楼,宽宽的路,白日是车水马龙,夜晚是万盏明灯。过去城里人还有电话,有自来水,有报纸、有广播,有条件较好的学校和教学条件,这都有是城乡差别的使然。因此,乡下孩子的童年是在自然、朴实,天真、无邪的环境中长大的。

我的老家在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1965年前曾为赤水县管辖),长征街的得名系因红军长征曾从土城经过,并经青杠坡一仗作出战略调整,引发“四渡赤水”出奇兵而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因此土城镇也就成就了长征乃至中国革命胜利的圣地。由于土城镇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加之浓墨重彩的长征文化,使其成为全国第二批56个历史文化名镇。我的童年就是在历史文化名镇土城渡过的,也是在无忧无虑与渐行渐远的岁月中渡过的。

童年的夏天是开放的,更是愉快的。记忆里土城的夏天是非常热的,我曾这样形容过“白日水中降温,摇扇手帕不离,亥时方可进房,三更才能入睡”。

适逢暑假的夏天简直是儿童的天堂。下河“洗澡”(指游泳)钓鱼(摸鱼、撮鱼)玩耍,这是每天的必修课,是每天耗时最多的事,也成就了土城男子从小都会游泳,其间不泛许多游泳高手。单讲洗澡,每天吃过早饭一会10点过就下河去了,下午4点吃饭才回家(每天吃二餐饭),有时晚饭后还要下河,天黑了才回家。有人不信“洗澡”咋会耽搁这么长时间,这不正是“白日水中降温”吗?你别不信,“洗澡”的花样可多着呢!除日常的自由泳、“狗刨骚”(鲑泳)、仰泳、潜水,还常常三五成群结伴横渡赤水河。你可别小看横渡赤水河,涨水时河水宽约200米,水流湍急,有时连大人都十分畏惧。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孩,就是敢于挑战,就是敢于冒险,就是要表现自己的能力与勇敢。这也是土城男子从小到大的性格。从高处往水里跳,谁跳得高,谁最勇敢,谁就是英雄。潜泳时,谁在水下呆的时间长、谁在水下游的距离远谁就是英雄。分成两帮打水战(又称打江山),更是异常刺激,也是体力活。常常是弄得口鼻都灌了不少河水,累得筋疲力尽“江山”仍然打不下来。

讲了水战讲泥巴战。土城人从小天生好斗。土城河街、中、下街,每条街都有一个娃儿头,也就是洗澡时最勇敢的`,也是公认的英雄,要不谁服谁啊!泥巴战先在河坝头打,筑有工事,挖有战壕。进攻时有主攻,有佯攻。有作战部队,有后勤部队。打赢的称王,打败的认输。后来这仗竟打到街上,成了巷战,又有了新式武器弹弓,战斗从泥巴块上升到石头丸,有些人家玻璃因此遭了殃,还让不少行人无故中弹受伤,这种行为让街坊邻居怨声载道,战场此后又从街上搬到后山上继续进行。你别说通过战斗洗礼过的这些娃儿中,后来不少人还真成了部队师团级军官呢!

小时候要说记忆最深的恐怕还是吃的。我们土城四季温差小,夏为酷暑,冬无严寒。土地肥沃,人民勤劳,物产丰富。我曾经这样描述过“青菜萝卜质不同,花菜芹菜品种优,樱桃枣蔗四季果,高梁红苕别样红”(青菜落锅Pa,萝卜入口化,四季有水果,高梁烤酒、红苕做苕丝糖与苕汤丸)。小吃有“油条油糍与糍粑,泡粑油茶碗耳糕,凉面冰粉浑水粑,炒米糖开水热黄粑”。因小时候家庭经济有限,有时想吃上述东西还不易呢!偶尔母亲递给几分钱不是买葵花籽吃,就是等到晚上卖烧腊的来买上点猪肺、鸡肠解解馋。小时候,端午、七月半(鬼节)、中秋、春节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吃的东西虽不是应有尽有,但摆上桌的几乎都是平时很难吃到,或者说是从未吃满意过的。说到吃上,我在我家还有一个穷吃饿吃谈笑了几十年的笑话,那是1961年春节,一家人好不容易省下点粮食计划,母亲设法弄了些糯米、红糖等,做汤丸吃的哪天,我放开肚子一口气吃了36个,胀得我一整天没有吃其它东西。

在我小的时候,土城有一种手工活几乎家家都在做,那就是用小麦草编织草帽。有些人家是靠此养家糊口,我家是为了贴补家用,全家老少齐上阵。姐姐“起头”兼“收尾”,三妹、四妹编中间,五弟年幼编“辨子”做“顶花儿”,老二的我手紧编细草帽,赶场我就当采购,当老师的母亲负责组装,外婆负责熏蒸增白与销售。一顶草帽除去成本,工资加利润不过二毛钱,一天一家人的收入也就块把钱,可就是这每天收入的块把钱却让全家渡过了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也让我们懂得了艰苦朴素与挣钱的不易,同时也为以后兢兢业业地工作培植了坚强意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从一个昨日还在骑竹马的幼童转眼变成了白头翁。我从人世间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到即将进入老年,也经历了参加工作到即将离开工作岗位。岁月也让我从孩子到成人,到成家再到有孩子、有孙子。我非圣人,圣人也不过如此——油盐酱醋,衣食住行。夜与昼、阴与晴,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又河西。社会进步,今非昔比。但永远忘不了过去,永远忘不了童年。富思贫、老思青,闲遐之余,聊以慰藉。

童年记忆作文 篇3

独自漫步在悠长的街头,我期待着属于我的幸福降临。然而,车水马龙,我盼来的仅仅,仅仅是冷漠的眼神和冰冷的脸旁……

我孤寂,我惆怅,我彷徨。我的心情慢慢地灰暗下来,眼前一场美好的搜寻就要到次结束。

“姐姐,早上好!”突然,一个甜甜的声音在我的耳畔回旋。

我低下头去,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灿烂而清纯的笑脸。

顿时,有样东西强烈地撞击了我的心,仅仅存在与一个微笑之间?!两行热泪顺着我的脸颊滚落下来。

阳光照进了我变得灰暗的内心,一种幸福感使我感受到了“成仙”的快感。

从古到今,微笑被誉为“解语之花,忘忧之草”。友好的微笑能使美好的情操,飞扬的思绪,温暖的真诚,善良的心地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

“呦”我仿佛和一匹“野马”撞了个满怀。当我捂着受伤的脸,小心翼翼地抬起来时,看到的是一种铁青的面孔和愤怒的表情。我想逃开,可我转念一想,或许他是被公司的业务捆住了,我是不是应该将我的幸福分些给他呢?想罢,我便学着女孩的样,向他嫣然一笑。他楞住了,可不一回会儿,我便发现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也朝我笑了。

原来微笑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呀,我惊喜地发现。

培根曾说过,微笑是你好意的信使,它能照亮所有看见它的人,对于那些整天愁眉苦脸的人来说,微笑是穿过乌云的太阳。它既会使接受的热幸福,又不会使给予的人贫瘠……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这么一段寻找幸福的路,最令我难忘的,则是我的接受与给予——一个微笑,它将永远地铭记在我的记忆深处。

童年记忆作文 篇4

今天的天气真好呀!阳光明媚,哥哥跑来说:“妹妹,我不小心把妈妈的花瓶打破了,你帮我背一下黑锅吧!背完后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买。”我想:背“黑锅”,有什么难的,还要叫我背。我一口气就答应了,还觉得捡了点小便宜。

我跑去厨房,把妈妈炒菜的锅背在背上,因为我是站着的,衣服也太滑,锅就一直掉下来。有了,我去把跳绳找来,找来之后,把跳绳从锅的把柄上穿过去,锅底朝外,可这口锅是妈妈新买来的,也快要吃午饭了,万一妈妈等一会儿找不到炒菜的锅,怎么办呢?我想想还是算了,我把跳绳拿下来,放好锅,去找妈妈的旧“黑锅”去了。

我终于找到了妈妈的那一口旧黑锅,我又像第一次那样,把锅背好,我去找哥哥。呀!不好!遇见妈妈了,我心扑通扑通地在跳,感觉快要跳出来了。我想:躲也躲不掉,只能硬碰硬了,我就装作很平静的样子,从妈妈身边走过去,妈妈叫住我说:“你把我以前炒菜的锅背在身上干嘛?”我紧张地回答:“哥哥把你的花瓶打破了,他叫我背黑锅,所以我就把你以前炒菜的锅背在身上了。”妈妈说:“你哥哥的意思是:花瓶是他打破的,可他想逃避责任,才让你帮他背黑锅的?”我恍然大悟,非常生气,原来哥哥是害怕被妈妈批评,才让我“背黑锅”的,害我差点被妈妈骂。

哥哥回来了,被妈妈教训了一顿,我去放黑锅时,又不小心把爸爸的茶杯打破了,妈妈听到声音后,才来把我背的黑锅取下来。

背黑锅,原来是一个人做错了事,让别人来承担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呀,背黑锅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别人叫你帮他背黑锅,不要像我这样,以为是把炒菜的锅背在身上。

完了,哥哥又来叫我帮他背黑锅了,快跑呀!

童年记忆作文 篇5

童年,是一段充满笑声的时光。

无忧无虑的我们奔跑在金色的田野上,

相互追赶,笑声不断。

那金色的阳光照在我们天真无邪的笑脸上,

银铃般悦耳的笑声带给了人世间欢乐的气息。

啊!童年的那段时光多么美好,多么快乐!

童年记忆作文 篇6

现在人们生活富足了,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饭,就是低保户,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可是,仿佛还在昨天,我们曾经为了吃上一顿饱饭,竟是那样地企盼过,挣扎过;吃饭,成了生命中奔波忙碌的全部意义。我的童年,就有过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是我们国家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时几乎家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树皮、树叶、野菜都吃光了,又有人发现“观音土”也能吃,吃得人人面黄肌瘦,无精打采,不时就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1960年,我7岁,上小学一年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那10年也正是我们国家生育的高峰期,几乎每个家庭都有7、8个孩子。我父母生了我们7个孩子,我上面3个姐姐一个哥哥,下面一弟一妹,全家9口人就靠爸爸一个人微薄的工资生活,妈妈不得已也只好扔下还年幼的弟妹出去打短工,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入学的孩子太多,学校没那么多教室,没办法,就安排上下午倒班上课,一个星期上午,一个星期下午。那年冬天特别冷,一场又一场大雪都下得没膝深。那是我赶在下午上学的一天,早上,爸妈上班前给我和比我小3岁的弟弟和1岁的妹妹留好了午饭,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在中午吃,否则提早吃了中午就得挨饿。这里说一下,那个年月每顿饭都吃不上什么正经粮食,能吃上棒子面菜团子就很不错了。爸妈给我和弟弟一人留了一个菜团子,给妹妹留了一小块混合面发糕,叮嘱我喂她吃。

早上本就是清汤寡水地喝了一小碗棒子面糊糊,胃里空空,那里两个菜团子放着,面对那种诱惑,就别说小孩子还有什么定力。爸妈前脚走,我后脚就把两个菜团子和弟弟三口两口吞了下去。可是,还是饿,眼睛又瞄上了留给妹妹的那一小块发糕,什么也不管了,给妹妹喂点,我和弟弟又一股脑吞了。我又用家里的方凳把妹妹扣在火炕上,免得她爬掉地上,然后领弟弟跑出去玩。

转眼到了中午,我该准备上学了。可是饿呀,怎么办呀?我到厨房犄角旮旯儿翻找,自然一无所获。也许是饥饿激发了人的无限潜能,直到现在我还为我那天惊人的想象力自豪,一个7岁的儿童,竟能发现咸盐也能果腹。我在厨房找到的大粒盐无疑给我那么幼小就善于“发明创造”提供了“武器”。我把我家炖菜用的大铁锅架到煤气灶上,锅里添满水,放进大粒盐,开始熬咸盐水。怕太咸,我开始就少放点,待开锅再一点点往里加盐一边品尝,以让这锅咸盐水咸淡适中。

那天真是幸福极了,我和弟弟痛快淋漓地大快朵颐起来,天下竟有这样的美味。一大锅咸盐水眨眼就喝光了,我和弟弟都满头大汗灌了个肚圆,还顺便给1岁的妹妹也喂饱了。多少天了,总是那么饿,这次算吃了一顿“饱饭”啊!我很有成就感地拍着滚圆的肚子,背起书包上学去了。

这种幸福感直维持到我放学。回到家,看到爸爸冷若冰霜的脸色,我知道“东窗事发”了,原来弟弟把我的“杰作”都告诉了爸妈。爸爸让我立正站直,开始审问我的“胆大妄为”。妈妈一直在一旁眼睛瞄着爸爸,当爸爸刚一扬起巴掌,妈妈立刻伸手档住了震怒的雷霆。爸爸大吼:“都是你,护着,护着!这还了得,这么点就那么大鬼魅眼子,将来怎么得了!”妈妈搂住我,眼泪刷刷地流到我身上:“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全家人哭成了一团。那晚,我是哭着入睡的,岁月的雕刀在我童年的心头重重地留下了一道阴暗的划痕。

白云苍狗,这道划痕在我后来的人生道路上愈是试图修复愈是清晰浮现。每每美味当前,饫甘餍肥,总是丢不掉“珍珠翡翠白玉汤”情结。于此也更顿悟本山语:“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遭罪!”我想,现在人们又把吃糠咽菜奉为美味,非为美味本身,更多的是对过去苦难生活的一种最虔诚的祭祀吧!

童年记忆作文 篇7

童年如同一首歌,歌里唱出了童年的快乐;童年如同一幅画,画里涂出了童年的缤纷;童年如同一缕青烟,在阳光的照耀下渐渐消失;童年……、在我的记忆中,童年让我收获不少,至今我还流连忘返。

每逢春节之时,我总会买些鞭炮玩,来过过已经等待一年的鞭炮瘾。于是我一回到老家,就会拉着哥哥姐姐去炮子摊上去买炮子,刚一来到摊上,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只见大大小小的不同种类的鞭炮陈列在一个大桌上,就像一个小山包。我一一挑选炮子,可我却不知买哪种好,我看到摔炮正要买时,转头一看又想买冲天炮,正当我拿出“小超人”时,又被“雷王”所吸引。哥哥看到我左右为难,就把所有种类的鞭炮都买下了。我高兴地拿着炮子一蹦一跳地回到了家,当我正要放时,却被爸爸阻止了。

爸爸告诉我,我们买的这些炮子在晚上放才好看.让我们晚上再放。可我却没有那么多耐心去等待,才过了一分钟,我就快快已经不耐烦了,于是我就悄悄地拿了几个“雷王”,谎说和哥哥姐姐们去山上玩,我们拿了几个铁罐,就出发了。来到山上,我们点了一个“雷王”扔进了罐里,只听“咚”的一声,罐子被炸开了花。我们还嫌不过瘾,就一回点两个,一声更大的爆炸声响遍整个山头,传来一阵阵回声。罐子又到哪里去了呢?罐子早就被炸得无影无踪。不一会儿“雷王”就点完了。我们走在下山的路上,快乐的笑声洋溢在整个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