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作文

乐进修 人气:2.08W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时节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时节作文

清明时节作文1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与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与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的时候,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依然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家乡的清明节主要以扫墓为主。今年的三月四日,我们一家四口人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坐车回老家——长乐祭祖扫墓。这一天,天气阴沉沉的,偶尔还伴着细细的小雨。我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提着祭品,有的拿着镰刀,一路走上山来。山上的空气尤其的新鲜,放眼望去满目苍翠,真个心旷神怡啊!我们顺着弯又陡的山路,连走带爬地来到山顶,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我们要给敬爱的爷爷扫墓了。

奶奶与妈妈忙着给爷爷上香,摆祭品,我与爸爸负责清除坟上的杂草。“正正,你割得真认真呀!”妈妈夸赞我道。可我一根草也没割断过,真是不好意思。

一眨眼的功夫,山上便多了许多上坟的人们。时近中午,我们上好了坟,收拾好东西就高高兴兴地下山了。这时又下起了牛毛般的春雨,妈妈便教我念起了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作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清明节由来与风俗告诉吧!

我国传统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日子,渐渐,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食品。关于清明节还有一个传说呢: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正在大家万分焦急,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时节作文3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雨水打湿地面的味道,如同掺了薄荷一般清新、自然。桃花红红的,梨花白白的,和那黄灿灿的油菜花相映成趣带给人们无尽的畅想和喜悦。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样一场春雨,却在杜牧的绝句《清明》中引发了丝丝愁绪,触动了点点哀思,让这一个春天,带上了一点莫名的悲伤,把人们领入另外一种意境。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我家的祖坟并不在本地,因此我自小就没有参加过家庭的扫墓活动,即便是参加过,想必也不能完全体会伤者的悲切,因为与我朝夕相处的亲人们都还健在,他们每天都在关心着我、爱着我,我也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亲人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从来不会无聊地想像他们是否会在今后的某一天离我而去,永远不再回来。

可是今天,公元20xx年的清明节,妈妈带我去了公墓。她静静地站在一尊汉白玉雕刻的墓碑前,像是述说,又像自言自语:“她是个好老师,去世的时候才30岁。”看墓碑上的相片,这是一位年轻漂亮的阿姨,墓碑上深深地刻着一句话“燃烛半截灭”。“这是谁?她是怎么死的?”我问道。妈妈没有回答我的话,自顾自地说着:“人生于世,有聚有散,有如花开于枝头,要开要落,都一样的身不由已……”

刹那间,我顿感生命之脆弱与渺小,生与死的距离竟然并不遥远。生命注定要走向死亡,就像这个春天,我们拥有过,也注定要失去。悟及此处,杜牧老先生又怎能不断魂呢?愁绪满怀无释处,寄予一盅浊酒。未曾想酒入愁肠愁更愁,断魂处,造就了一曲千古绝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的雨,纷纷扬扬几千年,从古老的诗句中一路抛洒而来,路上行人淋湿了衣裳,也湿透了心情,生命倍感沉重。然而,尘归尘,土归土,即便是逝者,也都希望活着的人能够平安地度过一生,这样一想,心中似乎又多了一层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作文4

“清明时节雨纷纷”,细细想来的确如此。

清明时节空气里总有挥之不去的潮气,乍一看永远以为不过是阴天。但一旦跑出去,便能感受到皮肤上一点点的微微凉意,被水冲洗后的青石板映着天光,如一片片破碎的琉璃。拱桥的石栏上伸手一触摸,便是一串串细长的水珠。但是此时的雨再大,也是带着江南特色的雨,不过是漫天漫地,如雾如纱,轻盈、纤巧、清秀,仿佛不受力般,模糊成一卷精致的水墨画,茫茫的银白色,为这江南小城添了几分诗意。

清明时节里不论何时抬头看,天空永远是一片苍茫的灰白色,让人不敢确定是暗淡无云的天空,还是连成一片的乌晦的云,似乎悬挂着一片化不开的愁绪。霏霏的雨哭在花草丛中,哭在石庙前的石狮子上,哭在每一个行人的睫毛上。

我坐在窗前,精致的白纱帘外响起潺潺的声音,雨丝与帘子垂直地交织着,织出了这样一个朦胧的下午。

撩开帘子,看见青色的屋檐上滚动着水珠子,“嗒”清脆一声,碎在了石阶上;看见行人向前匆匆的赶着路,脚从水洼中提起,溅起了水珠,落在了裤脚上;看见汽车的刮雨器不停地磨擦着玻璃;看见有人从花店出来,一手捧着花束,一手撑着伞,向远方走去……我想他这是去扫墓吧?我陷入了沉思。

“扫墓”这词在我的字典中几乎没有出现过,我从未扫过墓。原因很简单,以前是因为没有亲人离我远去,只是一年前外公离开了,因为我要去上课,所以没去扫墓。外公离开的那天,我并没有哭,因为外公在我小的时候就卧病在床,和他没有什么接触。那天屋子里点燃了一支支蜡烛,熏得我眼睛难受,说话声有些沙哑,看着外公安静地躺在床上,心中好像被什么叮了一下,有点疼。

可现在回想起来,却有想哭的冲动。

放在窗台上的书被风吹动,书页发出“哗哗”的声音,有点像哭声,风改变了方向,书停止了哭泣。“天空依旧风清云淡,岁月依然悄无声息地趟过。请珍惜现在的良辰美景,失去了便不再拥有。”冰冷的字迹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呈现……

清明时节作文5

掬一捧清泉,洗净长空,青天外,山还在雾里,曲折的归途渐渐扣紧故乡遥远的朦胧,原来,清明雨上,纷纷细雨不是时节独有的灵气,还是路上行人愈加清澈的精魂。驱长车,赶时光,回归的孩童一直在守望着的情愫,好似遇见那一个梦里的杏花村……

梨花风起正清明,是春风,是春雨,是春天无与伦比的万物情。假期暂归故土,总也舍弃不了一直的习惯,喜欢看看这熟悉的世界,柴门花木争早绿,远山春景正改容。泼一盏浓墨,绘几笔丹青,田埂上弯弯的小径已画成绿的长龙,溪流边清澈的流水淡成透明的叮咚,蛙声里,画笔落款的颜色,只是在夜里,它是静是动,已成我们安静背后的笑容。田园风光,四季分明,不知不觉的改变,少了些许城市的喧闹和匆忙,只可不断的珍重,这微风细雨里的画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一改往日的生活,面对别样的景色,人也不再从容。渐渐长大,求学工作,一直长时间客居他乡,常常只能留下故土冬夏两季的背影,多年不见,猛然在这个季节中回来,一种新奇而又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清明扫墓,祭奠前辈口口相传见或未见的先人时,同样也惦念逝去岁月走过的印记。翻山越岭寻幽兰,旧屋堂前觅篱墙,阔别已久的情节,那一次次的遇见,犹如今生往世的修行,终成因果。

细细的雨,凉凉的风,自然的演进也造就了自然的人情。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家是永远的避风港,清明祭,祭一份浓浓的真情。是谁,万里征途千年轮回,只为重新踏上那一片土地拾捡曾经的往事;是谁,手捧黄土挂彩联,只为安顿一下逝去或未逝去的灵魂;是谁,日夜奔走戴星辰,只为奉献故土铸美名。为生活,都需要一次奔跑,时间和路程都由心定,但生命的目标一直不会变化,朝着幸福的方向,纵狂风暴雨,一直在追寻,然回归的时间终究有限,也总有不可避免的落寞和悲情。

假期还短,离别处,又是一个黎明,旅恨共风连夜起,唯一改变的,是车的方向和愈加厚重的故乡情……

清明时节作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路童遥指杏花春。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后来因为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就这样清明这个节日代代相传至今。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踏青扫墓的节日了,我们将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祭奠我们的先辈呢?莫非几分沉痛与怀念吧。

从小到大,我们无不是在亲人的爱抚中成长,他们给了我们充满快乐与温馨的童年,我们离不开他们。可如今我们学业正忙,少有回家,与亲人相处的时间与以前相比简直太少了,况且他们大多数都身处异乡它地,在那里工作,很少回家,一年也许只有一两次团聚的时候,又怎能不惹得我们心生孤单,勾起我们心中对他们的思念呢?清明时节倍思亲大概就是这些时候吧。

暮然回首先人历程,他们是怀着多么坚强的意志才度过艰难的岁月,传承至今,而我们又怎能不对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肃然起敬呢?在带给我们幸福生活后,他们远离我们而去,而现在他们过得好吗?我们无从得知。唯独带着他们的意愿一起奋斗,在每年的清明为他们扫墓,祭奠他们,以此来缓解心中的思念,抚慰心中的沉痛。

孔子说:“逝者如斯。”时间的流逝就像水流一样快,又为何我的思念不绝如缕,一直萦绕心头难以断绝呢?这悲痛的日子何时才得以终结,大概永远不会把,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这样的日子当中,永远不会改变。

“年年扫祭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然而逝者已去不可追,每一次扫墓,都是对我们的一次深刻反省,珍惜眼前亲人,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来悔恨,为时晚矣。

亲爱的朋友们请珍惜我们眼前的亲人吧!

清明时节作文7

匆匆返家,却执意提前返程。也许因为父母安好,总觉得在家中的过多逗留,不如安静的一个人呆着,将要做的工作提前做好。然后,一个人享受静默的时光。

清明时节雨纷纷。未到长沙城,雨水倾盆。巴士上的玻璃被雨水洗刷的淋漓尽致。水滴不知道从哪个缝隙流到脖子里和衣服上,于是,我醒了。不知从何时起,只要一回到家,也只有回到家中,才会有肆无忌惮的睡意,才会有什么也不入梦,即使入梦也无恙的安眠。也许,外面的生活,着实让自己需要休息。

一晃,我们已到以五年十年计数的年纪。

一晃,祖母已经过世七年,外祖母过世已经近六年,外祖父已经足足九十。回家时总不忍心看到老人家见到儿孙辈时的喜悦,因为短暂停留之后,就是别离。

我总是很悲观的看一切,因而总是在想避免许多状况。然而,突然有一天,才发现,自己的力量竟然是如此薄弱。我改变不了任何事情,甚至自己的任何事情。天性使然,不愿强迫他人,亦不愿他人强迫自己,因而人生反而许多被动。

陷入过许多僵局,和困顿,方才明白一些道理。

如何不卑不亢,的过好自己,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总有一种办法,不违背他人期望,也不违背自己意愿。总有一种活法,不颓废,又不轻松,但也自由。

作为一名成年人,能够遵纪守法,有份养活自己的工作,生活还有在追求,家人安好,其实已经够了。

许多人累,是因为被动的“想要的”太多。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不过衣食住行,和在意的人,安好。衣,冬暖夏凉,简单洁净。食,不过一日三餐吃得下,还有想吃的,吃得到。住,斗室,遮风避雨,安静或热闹。行我们处在一个发达的时代,偶尔步行,反而是最好的状态。

安静的在住处敲下文字。总是习惯毫无章法的闲言乱语。

说声晚安,说声想念。

清明时节作文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题记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中写道:“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就是人死了却无法再回来,亲爱的大姑,在这冰冷的墓里,您一个人长眠在这太久太久……

有时我感觉我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如此遥远,我的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这怎么不让侄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印象中传统节日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有大姑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就连天都灰蒙蒙的。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冷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疼爱侄女的大姑为什么就再也不回来了?

在以前,我的父母工作非常忙,都不在我身旁陪我。您就陪在孤独的我身旁。我的童年因您而美丽、快乐。

透过那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油菜花盛开了,还有那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大姑您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蔚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孩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那个紧随其后的慈祥妇人不正是大姑吗,她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她是舍不得。

画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在妇女那唠唠叨叨的话语中,小女孩知道了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没有看出大姑眼中的忧伤,老妇人是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女孩的快乐。最后就无奈地离开人世。

大姑您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大姑您却再也回不来了,而陪我度过的却是那长长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时节作文9

4月5日的清明节快要来了,我们与小姑妈一家就来到了奶奶那儿包清明馃,准备过清明节。

我们刚到奶奶家时,爷爷奶奶就已经将包馃的工具摆齐了,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工具全是爷爷一手制造出来的。我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发现了两件新奇的玩意儿,一件活像一把木头勺,长柄,只是那勺子里雕刻着一只小凤凰;另一件四四方方的,是用两块大小一致的木板组合,两块木板间有一个轴,能够让木板自由移动,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些半圆形的饺子似的大清明馃怎么会用这两件东西做的呢?真是奇怪!

过了一会儿,大家开始忙着制作香喷喷的清明馃了。小姑妈负责和面,经过长时间的工作,那本来硬梆梆的大面团变得柔软而细长,爸爸再用刀将长长的面团切成小段,这就是馃的雏形。接着,爸爸再开始用那件四四方方的工具了。只见他先将一小段面团放置在一块板靠近轴的地方,再用另一块木板往下压,再把面团,不,是把面饼掉个头再压……经过半分钟的时间,一张又薄又大的面饼登场了,这东西就是给奶奶她们包清明馃用的。我见这东西好玩,便嚷嚷着要试试。爸爸一听,连连答应(估计他累了,正想休息),便将这活儿交给了我。我照前面爸爸做的方法按部就班,果然做出了一张面饼,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许多面饼,全是我压的!

忽然,奶奶从碗柜内拿出了一碗黑芝麻白糖馅,说是想做糖馃。于是,小姑妈又拿出一团青色的面团,这就是做糖馃的材料了。小姑妈将它揉成长条,切为一团一团的,便成了“青”团。青团要比面团粘手多了,为了制作方便,我们在做馃时要在青团表面撒上一些面粉。奶奶见材料准备完毕,便开始做馃。她先将团子捏成碗状,再用勺子往里加满糖,最后用手把旁边一些青往中间挤,形成了一个丸子似的糖馃。这还没有完,前面提到的勺状的工具起作用了。爸爸先把球形的糖馃放在“勺子”的中心,再均匀的往下压,直到馃占满“勺子”时,再将馃敲出来,一个圆圆的、上面有一只凤凰的糖馃便做好了。我也试了几个,十分有趣,看着一个个自己加工的清明馃,我的心中感到满心欢喜。我想:这些清明馃是出自自己之手,一定非常好吃。

这一次上奶奶家玩,真是愉快,好像进入了一个“农家乐体验中心”,体验了做馃的快乐。

清明时节作文10

雨,窗外纷纷扬扬的雨轻轻绵绵地飘落,化作无数思念,展开双翼,将世界笼罩……

春,生命的萌芽;清明,生命的奠基。我静静地走在宁静的小巷里,感到一种古朴而深沉之美,小巷里的人不多,却以一种大径相同的表情匆匆走过。站在有些泥泞的小路旁,看着小堆小堆集聚在一起的“无机物”,与雨吹不散的袅袅清烟,透过那缕缕清烟,我仿佛看见一个人拎着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大包,包里是金黄的纸币。那个用火烧着,一张一张地燃烧着纸钱,也絮絮低语着生活琐事。他将自己的语句,一句一句地编入这火光与缕缕轻烟中,传向另一个世界。

心伤,和着清淡的细雨更能感到心伤与凄凉。许久不见的丝丝情谊与件件琐事,都要在这略微哀伤之季如酵母般挥发而出,在空气中渐渐匀开,使这空气变得愈发地浓稠。而坟前的那束小白菊也开得愈发热烈,与火红的枫叶,淡紫的紫藤萝一齐开放于这个忧郁的时节。开得如此热烈,想将一切装点的心愿,在得到雨的蓬勃滋润后便疯一般地生长,长高,长大……丢开悲伤与伤痛,在这清冷连绵的多雨时节更多了几分盼头。春天,春天的生命温度。

望着繁花盛开之景,我几乎可以感受到它们生长的生命流动的磅礴之势,于浩瀚的生命长河之中,生命便如其中的滴滴水露,逝去了便不再回来。清明所寄托的是一份情感。但所有的消失了便永远不再重现,过去了便不再修改。一切的一切都要渐渐在繁忙中淡忘,也只有在这个特殊之日,重温与故人相处的时光,也许十分短暂却总是充满旧日温情。如品茶般把生活静静品尝,一闻,二看,三品,四回味,闭上眼静静等待之时,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会使我们更热爱生活,也是对现在的每时每刻的把握。

斜雨纷纷,旧日清明,洒向对大地的纷纷扬扬思恋,意在清明……

清明时节作文11

今年的清明节来地真快啊!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地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以前我总是以为清明节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么想要清明节快一点到,终于清明节到了,可是那个时候一开始还玩地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个不停,还得我们上学都成了个麻烦,从家里到学校就已经湿了全身地一半,雨一下就是2个星期半了,还记得一次去上学地时候也是清明节后地最后一天下地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刮风,我最不喜欢地下大雨时鞋子进水,一进水就很难受了。但下那么大地雨也有好处和坏处。

雨地好处。现在中国有很多地国家都是缺水地,像我老家那样,那里地和都已经快干枯了。那一年是过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几天后就很无聊就到爷爷地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吓一跳,那里地那条用来浇菜地河水就只能装2个水桶那么多了,不但是这里还有被地地方也是这样。一次我又和爷爷奶奶去他们种地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经干渴,就只有小小地水了。水都还是黑地。

我在老家也有半个月了,也应该回广州了,在我没回之前就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经装满水了。加上现在又是清明节下了这么多天地雨,老家那里地河水也够种田地地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地坏处。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学生们上学就出问题,雨就不停地下着,人也只好撑着雨伞去上学,尽管带了雨伞照样也会被雨淋湿。而且雨下了这么多天随时随地都会引起洪灾,雨即有好处也有坏处,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对面有条河,里面养着很多鱼,但河水都早被污染了,清明下雨那时,河水就涨起来了,那些鱼也游上来了,那水越长越高,幸好人们及时处理了,才退出了危险。

清明雨上,我又学到不少知识。

清明时节作文12

清明时节,天气转暖,几场细雨过后,柳丝吐绿,草地泛青。沟河冰凌消尽,残水清澈,幸存的小鱼游来游去。大地里农民开始播种希望,小院儿前闲在家里的老人,拣挑天气晴好的中午,在自家的窗台下坐一会儿,晒晒太阳,慵懒的用手遮住耀眼的光线,任孙儿绕膝,分享天伦。享受季节交换的同时,也更替久违的心情,描绘着一幅人间春色美景。

当然,清明时节,人们的心情并非都这么惬意,天空也缺少些并不多见的晴朗。说不出为什么,此时此刻,天空中多半阴郁裹挟着纷纷扰扰的细雨,淋湿了人们的心境。是否老天有这般灵性,摸透了百姓的脉搏,给刚刚走进春天的思绪,洒下几分惆怅,些许冷意。或许这就是对岁月的感叹吧!才有了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绝句。曾经的温情,随风的往事,过往的烟云随着出自心灵的细雨,把对故人的敬畏撒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清明时节,是生者为逝者寄托哀思的时刻。向曾经不愿改变,但又无能为力的过往心存一份敬畏。站在逝者的墓前,噙几滴泪水,献一束白花,焚一叠纸钱,洒几盅清酒,缅先人音容笑貌,静静守候着,守候着每一份思念的降临。远离他乡的游子,就选择十字路口,以同样的方式,寄托生者对逝者无尽哀思。

可清明时节,除了形式上的祭奠赋予我们生命及养育之恩的先人以外,还应该追忆些什么呢?在一片萦绕着惆怅与哀思中,仿佛生者的境界变得更宽泛,更深远。想起了缔造中华民族的祖先;为国捐躯的英烈,还有因各种原因远离这个世界的逝者。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草,寂寞轮回。感悟活着的美好,生命的宝贵。

在这个世界上 ,有一种东西能深深的叩开我们心灵之门,想必一定是清明节时。就让我们在清明时节敬畏的祭奠一下先人吧!让那些泛黄的岁月,多姿多彩的人生过往,还有似乎已经消逝了的美好,都在这回忆过往的时刻,再次以细雨涤荡灵魂的方式得以展现,得到升华。

清明时节,无论闲情逸致,还是愁绪满怀,无一不在体现后人对前辈心存敬畏,对已故亲人的心存感恩,及无限的怀念。

清明时节作文13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这也是一首有关清明的歌儿。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祭扫陵墓、缅怀故人的节日。今年清明,我也回老家扫墓了。在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我们缅怀的除了故去的亲人,还有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他们为了祖国,抛头颅,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大义凛然,大勇无畏,为的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活。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那些伟大无私的先烈,不只是在战战死沙场的革命烈士,还有的是在人群中默默无闻,无私的奉献出自己,放下自己的利益,为广大人民的利益着想的英雄。他们可能只到逝世,也无人知晓他们所做的贡献。

因此,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更爱自己,更要爱祖国。作为石室的我们更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

同学们,我们应该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清明时节作文14

星期六早上,爸爸把还在睡梦中的我给叫醒了。我一听到奶奶家去,便一个鲤鱼打挺起了床。可一听是为了去扫墓,我又像只泄了气的皮球。同学们可能会感到奇怪?扫墓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仪式,怎么会使人不乐意去呢?你看了下文就一清二楚了。

我们家乡对扫墓十分重视,家有下一代的,清明扫墓成了天经地义的事,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扫墓过程中要买纸银、“金子”、“手表”、“衣服”、“钞票”等一大堆仿制的阴间钱物。现在这些仪式越来越盛行,越办越讲究。烟花爆竹僻里啪啦的。我听到这声音,看到那火光和一股股浓烟向蓝色的天空飘去,就有一股说不出的反感。我向爸妈提出过多次,可他们谁也不支持,总是说:“这是千年习俗,不能改。”

这次到奶奶家后,大家一起到了祖辈的坟墓前,又是烧香化银烧纸钱,又是求祖辈保佑。“爹,希望你能保佑全家上下幸福,孩子个个考上大学。”姑姑祈求道。我们几个小孩可不管这些,在树下打滚、采野花,然后向田野奔去。我想,如果照姑姑这么说,考大学就不用努力,只要有人“保佑”,只要天天抱着佛脚,考什么大学都能如愿以偿了吗?

这不是与科学相悖吗?再说人都死了,还烧那么多东西干吗?每个做下辈的只要有个孝心就行了。烧这焚那,空气中弥漫着废气,污染了全镇的环境。每逢清明,大街小巷做纸的元宝、衣、裤、鞋的太多了。光做这些东西的纸张就是一大浪费。山区还有好多好多孩子没纸写字做作业呢!送给他们比这要强百倍!何况,目前我国的造纸原料进口的比例还很大呢!

习俗是人定的,也可以由人改变。如每逢清明时节,携带小字辈们到祖墓前,一一介绍里面安歇的是什么人,有哪些可爱可敬之特点,让下辈铭刻在心,永远怀念,永世学习。形式上可献上一束花,以示真诚与怀念。这于前人于世人不更合理、更科学吗?

清明时节作文1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清明节的由来与风俗告诉吧!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清明节还有一个传说呢: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TAGS:清明 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