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永发愤读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乐进修 人气:6.54K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永发愤读书》阅读答案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永发愤读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傅永发愤读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1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①寻:不久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9. 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有友人与之书( )而不能答 涉猎( )经史

10. 对画线句“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傅永)邀请洪仲,洪仲十分谦让,不让他报答。

B(傅永)请教洪仲,洪仲重重地责备他,不替他回信。

C(傅永)请求洪仲,洪仲最终让步,不报复他。

D(傅永)请示洪仲,洪仲坚决推让,不为他报信。

11. 选文末尾引用了皇帝的话,请分析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2分)信件 粗略的阅读

10.(3分)B

11.(4分)侧面表现傅勇发愤读书的效果(2分),突出读书能使人增长才干的主题(2分)。

参考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小的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气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于是傅永就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傅永发愤读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l2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②。

王肃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趣淮水。火既竟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教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伏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兵千人,南逆埤,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埤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选自《北史·傅永传)(有改动)

【注】①鞍桥:马鞍。②平齐-:魏属郡名。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驰骋:行走如骑马奔驰。

B.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 斫营:砍削木头建筑营寨。

C.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 稍进:稍微前进。

D.自将马步兵千人,南逆琕 南逆:向南迎击。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傅永拳勇过人的一组是( )

①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②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③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④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擒公政⑤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⑥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11.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永幼时随叔父傅洪仲和张幸从南青州归顺北魏,不久又逃亡南朝,此后又与崔道固一起归降北魏,后来成为北魏一员猛将。

B.傅永兼具文武之才。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20多岁了连一封回信都不能写,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才。

C.傅永足智多谋,面对南齐入侵之敌,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计,一战而大获全胜。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擅长武术的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还率领众兵士乘胜追敌,彻夜才返。

1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2)火既竟起,不能记其本济

(3)三军莫不壮之。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弈 之 优 劣 有 定 也 一 着 之 失 人 皆 见 之 虽 护 前 者 不 能 讳 也 理 之所 在 各 是 其 所 是 各 非 其 所 非 世 无 孔 子 谁 能 定 是 非 之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