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课鸟的天堂教案

乐进修 人气:1.63W

关于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课鸟的天堂教案整理如下:希望能帮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课鸟的天堂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课鸟的天堂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课文写景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 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学生字、泛读课文、分段、讲读第一段。

一、 释题,导入新课。

1. 谈话引入。

学期初,我们在第一单元学过了《长城》和《桂林山水》两篇课文,长城和桂林美吗?其实,在广东也有一个很美的地方,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去过以后,还写出了一篇十分有名的游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

2. 板题(“鸟的天堂”),读题。

3. 释题: ① 你能告诉我题目里哪个是中心词吗?(天堂) ② 天堂是什么意思?(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③ “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小鸟的乐园)

过渡:课文写到的这个“鸟的天堂”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广东新会。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巴爷爷眼里的“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先来学习字词。

二、字词教学。

① 出示生字、课后词。

② 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③ 指出容易写错的几个字。

“茂”不要写成“ ”(加多一点)

“隙”不要写成“ ”(第三笔是“丨”不是“亅”)

“暇”不要写成“ ”(“日”字旁不是“目”字旁)

④ 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我们从小生活的这个地方就是南方。)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三、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 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两次)

2. 自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鸟多的句子,画下来。

3. 四人小组讨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的?

4. 课文开头讲什么?结尾呢?

5. 请按“上路――第一次――第二次――离开”的顺序将课文分四段,并说出每段段意。

6. 分组分段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段。

1. 指名读。

思考:巴金爷爷在何时去何地?怎么去?天色和景色如何?心情怎样?

2. 回答思考问题。

3. 默读课文,作者在乘船途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找出相应词句划下来。

4. 作者的所见、所闻(听)给你什么感觉?

5. 练读句子。

(男、女分练)

6. 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7. 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五、布置作业。

1. 抄生字、词,组词。

2. 预习3、4段。

① 朗读3、4段。

② 第一、二次去鸟的天堂,作者的所见所闻有何不同?(可在书上圈点。 )

③ 思考课后题2. ⑴ ⑵。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二第三段。

教学目的:

1.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描写静态和动态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录音机、幻灯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三段,随巴金爷爷泛舟出游,一起到……(齐读课题)。

二、 讲读第二段,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作者以前来过吗?这第一次来鸟的天堂,留给他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板书“大榕树”)

2. 请同学们边听(第二段的)课文录音,边思考两个问题:

①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请找出有关语句。

②课文描写了大榕树的哪两个特点?

3.学生回答问题。

①(示幻灯片)就是这样的一株大榕树,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板:远、近)

②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句子中的“逼近”可换作什么词?表示什么意思,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4. 作者从远到近,又描写了大榕树的两个什么特点?(板“大、美”)

5. 请四人小组讨论,划下你找到的描写榕树“大”和“美”的句子。

并读一读。

6. 告诉大家你的结果。

7. 自由读自己所划的句子。

8. 大榕树真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文章里写得特别好的句子。

A:(幻灯)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 请1、2组齐读句子,很明显这个句子是写榕树哪个特点的?

b. 你能用另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计数”吗?用哪一个最好?(“数”是多音词。)

c. 这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能用一个四字词概括出大榕树的生长情况吗?

d. 读句子,体会这是一株多么大的榕树!(配合想象)

范读――男读――(纠正)女读。

e. 你能看图复述句子吗?(示幻灯片)

(自述――个别――齐)

B:(幻灯)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 请3、4组同学齐读句子。

b. 榕树什么时候的叶子是翠绿的?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令它们发光?

c. “颤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颤动?请给它换个词,并比较哪一个最合适?

d. 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的情况出现?

e. 指导读句子。

假设你眼前就有这么一株大榕树,阳光灿烂,刚好微风吹来,叶子上像有精灵在向我们招手。

你想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心里对榕树充满了……之情?请带着这种感情读句子。

(齐读――范读――个别――齐读)

9. 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请在前面加上“啊”字,读出来。

(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0. 你能告诉大家,在这一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哪几个具体方面来写的吗?(示幻灯片提示,板“枝、干、叶、根”)

11. 齐读7、8自然段,作者笔下的大榕树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宁静、悠远、美丽、幽雅)

12. 这种对静止不动的事物的描写,我们称为静态描写。

(板“静态”)

13. (过渡)大榕树有一种静态的美,可作者来到榕树下,目的是什么?他看见小鸟了吗?作者什么时候才真正看见了小鸟?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1.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概括鸟的天堂起初场面的词。

找出马上举手。

2. 示图,小鸟出来了,鸟的天堂马上变得怎样了?

3. 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种热闹情景的?

4. 鸟声是作者――(听到的),鸟影是作者――(看到的)。

5. 为什么出现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什么把小鸟给引出来了?找出句子。

6. 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

(齐读,轮读)

7. 导读: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品种真多啊。

8. 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

9. 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

10. 哪一只小鸟引起了巴金爷爷的注意?请找出句子。

11. 你觉得巴金爷爷当时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

(个别――齐――范――齐)

12. 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真名不虚传。

13. 你觉得小鸟出现后的热闹场面,在感觉上和上面大榕树的宁静幽雅一样吗?

14. 这种对活动状态的事物描写,我们称之为动态描写。

(板“动态”)

四、通过自选朗读总结全文。

1. 这节课上,你了解认识了什么?

课文从大榕树的静态及对小鸟的动态描写,介绍了作者和朋友两次在“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十分真实合理,形象生动。

请自选一节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课文自由朗读并将写得好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讲课文第四段,归纳中心,解决课后题,巩固写作手法(动、静态描写)。

 一、 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先后两次欣赏了鸟的天堂这一动一静 的美丽景

致,当他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 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读,找出巴金爷爷离开时心情如何的有关词句。

2.为什么作者对鸟的天堂这么留恋?

3.这段的最后一句最能把作者去完“鸟的天堂”之后的想法表达出来的。

(示幻灯课后2题(3),请读句子思考括号内问题。

4.这时,巴金爷爷的心情如何?(留恋、赞美)

5.朗读第四段。

三、总结全文。

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赴新会“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去的时间不同)

2.“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什么?(大榕树)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联系上下文找出原因。

(①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

(② 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

(③ 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观察事物时,不仅要注意形状、大小、颜色、位置,而且更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静、动态的不同变化。 )

五、质疑、

学完后有什么不明白、弄不懂的地方?

六、解决课后题。

七、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要背的部分。

2.用“陆续”和“应接不暇”造句。

3.预习下一课。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课鸟的天堂教案【2】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

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

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

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

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这样的赞叹?

1.独立研读课文

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

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

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 一簇簇

榕树 大

近:一株

干:不可计数

绿

根:垂

茂盛

枝:卧

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

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

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

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评: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