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亡羊补牢》的教案

乐进修 人气:2.31W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亡羊补牢》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亡羊补牢》的教案

《亡羊补牢》的教案1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一)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二)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三)指名读,齐读。

(四)释题: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亡羊补牢——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五)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六)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导入新课时我尽量用激情的话语去带动学生,创设一个活泼、轻松、互动的情景。继而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一)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检查读书情况

(三)出示词语

叼走 街坊 修补 堵上 后悔 窟窿 丢羊

1、指名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读

4、齐读

(四)出示生字

亡 丢 则 叼 补

2、同位间合作:组词或说一句话

3、全班交流

(本过程遵循了从“文——词——字——文”的识字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且在分析字体结构的同时进行写字教学,让学生达到了会用会写。)

(五)写字

板书 亡 丢 则 叼 补

1、自己观察,怎样写才漂亮?(全班交流)

2、师小结:“叼”字第五笔提不要写成撇;“补”要写衣字旁。

3、学生描红,练习写

三、回文再读,读好

(一)整体感知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2、、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低年级学生概括力、语言组织能力稍弱,所以我将课文内容总成两个小问题让学生简洁明了的说出课文大体意思,不浪费时间。)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看录象,思考问题,理解大意。

那个养羊人丢失第一只羊后,听了街坊的劝告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

当养羊人第二次丢失羊后,他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

2、细读课文,归纳寓意。

幻灯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1):把这个反问句换成肯定句: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2):问:修羊圈有没有用?为什么?

(修了羊圈就不会再丢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3):比较句子:“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反问句语气更强,突出了养羊人根本没有想到后果,执迷不悟。指导朗读,用毫不在意的语气读出。范读,个别读,齐读。)

(4):讨论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样做?

过渡:由于养羊人没有你们正确的想法,所以就出现了又丢了一只羊的结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1、理解填空:养羊人现在感到很—————————,明白了应该——————街坊的劝告。

2、比较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前一句两个“不————不”双重否定,突出表明了养羊人知错改错的决心。)指导学生读出“后悔、知错”的语气。个别读,范读,齐读。

3、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后悔呢?用“”划出有关的.词语。(“赶快、结结实实”可看出他的行动上改过了)指导读出重音。

4、讨论:养羊人现在才后悔,现在才动手修羊圈晚了吗?

(三)朗读全文,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人小组讨论:个别答,然后老师小结。

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迟,改正得越快,错误造成得恶果就越小。现在我们通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喻发生错误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讲解、理解课文时,我通过句式转换、比较句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不但让学生练习了反问句和肯定句的转换,而且培养了语感,更让学生明白了养羊人的后悔与改正。)

四、总结全文。

(一)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二)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三)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五、指导复述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

四人小组讨论,指名谈谈。

六、作业:

(一)背诵这则寓言。

(二)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亡羊补牢》的教案2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1)羊圈破了个窟窿:

①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②“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③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④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⑤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⑥指名背。(指导方法)

(2)街坊劝告,他不听:

①“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②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③引导评议,齐读。

④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⑤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⑥指名读,评议。

⑦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七、作业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亡羊补牢》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了解语言的主要内容,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寓言,谁能说说什么叫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板书课文题目)

二、解题,引出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查字典,说一说题目中的“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亡”在古代指丢失。“牢”在文中指羊圈。】

2、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养羊人丢失了羊才去修补羊圈。)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亡羊补牢 羊圈 窟窿

叼走 街坊 劝告 后悔

2、交流讨论,记忆字形。

窟: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屈”。

街:中间最后一笔是“提”。

窿:上面是“穴宝盖”,下面的“折文旁”下面有一横,不要丢掉。

3、口头组词。

四、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丢了两次羊,因为羊圈破了。)

2、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里叼走了羊,所以羊少了一只。)

(3)句式训练。

投影出示填空:

我今天特别高兴,原来_______。

因为小丽生病了,所以_______。

(4)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什么呢?(不听街坊的劝告。)

指名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

(5)养羊人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养羊人的想法不对。因为他不修羊圈,羊还会再丢。他只想到已经丢的羊回不来了,却没有想到还会再丢羊。)

同学们分析得对,养羊人没有认真分析丢羊的原因,考虑问题不全面。

(6)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什么?齐读第四自然段。

“ 又 ” 是什么意思?(这一次丢养的过程跟第一次一样。)

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同学们,这样的道理适用于学习吗?(比如做作业,如果错了,一定要好好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下次不再错。)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

(2)理解句子,出示投影: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后悔”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感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说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3)养羊人现在修羊圈晚不晚?为什么?(现在修羊圈不晚,这样以后就不会再丢养了。)

这次,养羊人思考问题比第一次有了进步,想问题想得全面了。

(4)课文中哪一句说明现在修羊圈不晚?(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5)投影出示插图。

请你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因为养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赶快修补好了羊圈。)

(6)养羊人这样做的结果怎样?(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再也”一词说明什么?(强调从此以后他的羊一直没有丢过。)

五、深入理解,揭示寓意

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不听别人的劝告,考虑问题不全面。做对了:吸取自己不听劝告的教训,及时改正错误修补羊圈。)

2、你读完了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什么?(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习了一则寓言,懂得了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而且知道了读书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越读越聪明。

六、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