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美术教案集合6篇

乐进修 人气:1.65W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美术教案集合6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目标:

1.观察猫头鹰的外形,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卡纸剪贴贴出自己喜欢的猫头鹰,提高孩子的动手制作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卡纸、废弃瓦楞纸、剪刀、乳胶

教学对象:

爱艺美工班学生

教学流程:

1、导入

(请小朋友们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位置坐好,咱们马上开始上课,今天的内容非常有趣,小朋友们要坐直,竖起耳朵,开动脑筋,认真听课)

师:有谁见过猫头鹰吗?

生:见过/没见过

师:哦,那见过猫头鹰的小朋友来说说猫头鹰是什么样子的?

生:·······

师:哦,那你看到猫头鹰的时候感觉怎么样呢?

生:········

师:哇,听起来很美妙的感觉,你让老师对猫头鹰又多了一些认识。那么我们今天呢就要用卡纸来贴一个自己喜欢的猫头鹰。那接下来呀,老师给大家讲个关于猫头鹰的小故事,听完故事后,我会找小朋友们给我说说猫头鹰长得有什么特点。看看哪个小朋友听得最仔细,回答的最好!

师:老师的故事讲完了,那么请问,小朋友们,谁能给老师说说猫头鹰有哪些特点呢?

小朋友们回答的非常棒,接下来,咱们根据大屏幕上猫头鹰的图片,再去找找看看每一只猫头鹰之间是不是完全相同呢?他们不同在哪里呢?

(出示ppt图片)所以猫头鹰有好多种!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猫头鹰应怎么制作!

师:我们先来看看老师今天都准备了些什么材料?

生:有······(教师出示,学生回答)

师:嗯,我们都认识这些材料对不对。非常好,我们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呢!(观察范作)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老师做的猫头鹰吧?

师:小朋友们能观察出来这个猫头鹰的每一部分老师都是怎么做的吗?谁来说说?(教师边做举手的动作,边边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小朋友们)

(通过对话引导孩子观察范画,教师进行再示范)

师:我们先来看看猫头鹰的身体,它的身体老师是用什么样形状做的?

师:椭圆的卡纸是不是?那你们打算用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来做它的身体呢?自己想一想。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猫头鹰的五官老师都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知道我们的五官都有哪些吗?

师:嗯,说得非常好,我们的五官包括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眉毛。那我们先来看看猫头鹰的眼睛都是怎么做的。

师:对了,用有点金黄色的圆形的做的眼睛。那鼻子呢?嘴巴呢?耳朵呢?(依次观察,进行提问式的对话)

(学生操作,自由探索,教师观察辅助)

师:好的,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试一试,我们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贴画,如果需要帮助的话请告诉老师,好吗?

(孩子就自己的作品作分享交流)

师:哇!小朋友们的猫头鹰都做得好酷,老师很喜欢小朋友们创造的这些猫头鹰宝宝们,我们来给自己的猫头鹰宝宝起个名字吧。(由孩子自己来给作品命名,并且讲述自己制作的过程)

师:做得真棒,现在我们把自己的作品放在空闲的桌子上晾干,然后我们一起来进行学具整理工作。

师:小朋友们做的猫头鹰真的都很有特色、很有创意,更让老师高兴的是,大家连自己的东西也整理的很好,所以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奖励

师:好了,我们今天的美术课结束了,下次再见!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记忆大比拼分析

本课记忆大比拼借助主题、图片、起首语假拟了一种竞争状态,力图解决用线条表现物体结构及空间透视的知识技能。记忆大比拼半遮半掩的物体图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在观察写生中融入默写的因素。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运用线描的方式画出物体的立体形,以并联的方式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 记忆大比拼

活动一学习内容记忆大比拼是添画。参照教材图片中显现部分的物体结构,理解地补充物体被遮挡的部分,使之成为一个结构连贯而完整的形象,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写实探求心理,又巧妙设置障碍让他们思考理解物体结构转折的变化。记忆大比拼通过添画物体的外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外形包含了遮挡、收缩和转折等前后空间透视变形的因素。教材中火锅范图的添画表现出物体的厚度和立体感,符合透视规则。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由于面的收缩,平置的圆形成了椭圆形,如果是侧面的方形也将变窄。在绘画时,应注意归纳轮廓线特征:线的位置包括与其他线相连的起笔位置、转折位置及与其他线的距离位置;线的方向包括线的倾斜状况和转折角度;线的长短总是比较而言的。包括了形的长短、大小比例等;线的曲直反映了轮廓线的凹凸程度。

活动二学习内容是画出完整的立体形。教师需指导学生首先观察立体物的外形特征,然后再分析结构,物象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除这几个部分本身的形体变化外,其相互组合使轮廓有了较多的变化,每一部分将如何衔接,特别突出的是各形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反映到轮廓线上则是线的遮挡、断连关系,最后再表现细节。儿童描绘形体首先应是画得生动,其次才是画准确。

二、教学目标

◆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

◆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三、教学思路

儿童写生并不需要具体规定应该怎样画,重要的'是指导他们怎样观察,怎样自己画,并在画的过程中根据造型原理不断启发、提醒他们。相关绘画知识技能的传授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进行。

活动一教学过程建议设置为:尝试添画一作业评析一引导观察一了解方法一再次添画一评析交流。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添画茶杯或纸盒,在作业评析中解决一部分技术问题,如用线是否流畅,是否抓住物体大小比例特征,然后出示茶杯或纸盒实物引导观察,并利用教具让学生了解圆的透视缩形原理及六面体的透视变形原理。教材中的火锅图片进一步明确了画立体形的步骤方法。学生第二次添画作业内容可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也可作适当增添、删补。

活动二教学过程建议设置为:出示竞技游戏规则一闯一关:画简单物体(六面体)一闯二关:画简单物体(圆柱、圆台)一闯三关:画较复杂的物体(立体形组合)一作业互评、心得交流。学生在竞技状态中发挥潜能快速作画,巩固知识,逐步训练,提升品质。教师应根据学生普遍水平来确定每一关作业的多少、时间的长短。

四、教学选择

1.工具材料的使用可以不同:可用铅笔、签字笔、水彩笔或钢笔来画线条,但切忌用尺来画直线。

美术教案 篇3

一、绘画的多元化

你能发现这两幅壁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作品用勾线平涂法造型,形象追求平面单纯的美,服饰华美绮丽,富于装饰色彩。 朝元图元代(永乐宫壁画局部)

作品用明暗法造型,形象写实,立体感强,观之如同在墙壁上开窗,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一般。

利比亚女先知(壁画)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这三幅壁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又有什么不同?

欧洲壁画

上帝创造亚当米开朗基罗

中国壁画

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

飞天敦煌壁画

埃及壁画

这件作品既不像欧洲人那样根据物象去画,也不像中国画家依照想象去画。原来埃及壁画是根据实际的目的和用途去创作,因此壁画不仅精致、漂亮,而且完整、圆满。

冥神-奥赛里斯与法老王

二、为什么绘画可以呈现出多元化?

同样的风景题材,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画家根据游山感受作画,引导观众随着画面布局由近及远地饱览阳春秀色,体会画家游历于山水之间的惬意心情。

春山游骑图(中国画)明代周臣

真实再现客观世界的绘画。应用科学透视法表现乡村小道,真实地描绘出画家在固定视点观察到的景物,使人充分感受天地的开阔和深远。

村道(油画)1689霍贝玛(荷兰)

画家以充满激情的笔法、夸张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表现景物,使观者明显地感受到画家奔放的内心世界。

星月夜(油画)1889凡·高(荷兰)

探究讨论

如果同样是人物题材的内容,表现方法又有什么不同?

画家用形象奇特的组合制造幻象。画面整体是奇特的荒谬的构成,令人感到一女子骑马走在树林中,身影忽现又忽被树遮挡的效果。

委任状(油画)1965马格利特(比利时)

用非写实的奇特手法将头部画成“开裂”的,令人感到入睡者的灵魂离开她的头,游走到梦境中去了。

梦(油画)1932 毕加索(西班牙)

这是真实再现客观对象的绘画。人物、景物、阳光极其写实。

蜻蜓(油画)1884列宾(俄国)

为什么同样的题材,画家的作品面貌会如此多元呢?

艺术多元的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家所处的国度、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并且每个人都富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审美追求。

三、19世纪末,西方现代实验艺术出现后,在创作主张和表现手法上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超现实主义 永恒的记忆达利(西班牙)

这是一幅另人震惊的作品,这里向人展示的是一片死一般的沉静,没有人影,也没有鸟兽,在一片荒凉的旷野上,只有几个软绵绵的钟表,或挂在枯枝上,或摆在桌台上,或搁在一个不明物上。在这幅作品中,一切事物不近情理,却又表现了可知的物体。表现人们心中的幻觉或梦想,创造出了一种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

你能发现这幅作品与《永恒的记忆》的相同地方吗?

这幅作品被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反映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和艺术思潮最具代表性的重要作品之一。该幅作品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沉的艺术观念思辨,给当时美术界吹来一股观念和理性之风,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广泛的精神渗透,既在思想观念上又在形式语言上使此画成为后来许多艺术潮流的源头。

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张群孟禄丁

抽象主义绘画

从这幅类似于黄金比率的小幅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画家的理想,那就是试图建立一种完美的秩序。黑色的纵线与横线把画面分割成若干个不同比例的小长方块,他对这些小方块的空间探索似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如何在视觉上平衡这些小空间是他努力营造的理想。

红色、黄色、蓝色与黑色构图蒙德里安(荷兰)

你能发现这幅作品与上幅作品的相同地方吗?

“建构”是王怀庆走向平面的第一步。在“建构”过程中,他面对的仍然是一个对象世界,不同的只是从“构成”视角将这个“对象世界”的空间意象淡化,只呈现一种“结构关系”和“结构”本身的美感。裂开的黑1991王怀庆

立体画派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该画刻画了一位极其悲伤的女人,凄惨的命运和感情由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反映出来。人物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

哭泣的女人毕加索(西班牙)

抽象表现主义

体现了画家对青年时期亲身经历的西班牙内战的缅怀,他用黑色来作画,几何化的团块和结构,具有一种纪念碑式的沉稳厚重之感,渗透出悲剧情怀。西班牙共和国的哀歌第108号马瑟韦尔

从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写实地再现客观对象的绘画,有夸张变形的表现性绘画,有抽象表现性绘画。它们与传统之间以及它们自身之间是有差异的,其影响遍及世界。

正如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文字一样,世界各国的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面貌。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内容和形式取决于不同民族特定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艺术创作主张。

四、欣赏不同的现代艺术作品

马蒂斯不受客观事物色彩的束缚,将墙和餐桌都画成一种红色,桌布和墙壁的图案相同,使二者连成一片,给观者造成一种平面的、和谐的视觉感受。

红色的和谐(油画)1908马蒂斯(法国)

马格利特——20世纪比利时最杰出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常常赋予平常熟悉的物体一种崭新的寓意,或者将不相干的事物扭曲地组合在一起,给人荒诞、幽默的感觉。

美术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绘画游戏》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表现力。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线的感情色彩,尝试用线表现自己的心情,并且逐步体会到绘画是情感的表诉,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展现。通过本课的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精神。通过尝试新的绘画方法,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

学情分析:

心理学家对儿童美术发展进行评定研究后指出,七、八岁左右的孩子是“美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涂鸦仍然他们的天性,是一件极快乐的事。他们的绘画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创造性游戏,是非常主观化的。孩子们会出于自己心灵和观念上的一种愉悦,无拘无束的涂抺出非常迷人的作品。儿童的这种绘画心理发展现状与本课的设计达到高度的协调,孩子们一定会被激发起强烈的绘画热情。本课的绘画形式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而又新鲜的,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一定非常浓郁,但首次接触绘画的情感表现力的讨论,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在今后的绘画创作的表现力和艺术欣赏的理解力上都能得到飞跃性的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绘画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线的感情色彩,尝试用线表现自己的心情,并且逐步体会到绘画是情感的表诉,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展现。 教学重点:体会线的感情色彩,尝试用线表现自己的心情。

教学难点: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教学资源

教具:课件、两块黑板

学具:纸、笔、粉笔

设计思路及理念:

本课的设计我以感受——尝试——表现——想象——感悟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线的感情,尝试用不同是线表现自己的心情,尝试用线表现音乐中的感情,让学生充分想象创造形象编故事,最后结合艺术欣赏让学生感悟绘画与游戏,艺术与感情的联系。给学生创设一个对于绘画语言——“线”的从直观感受到理性理解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观看线条动画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教师播放线条动画,请学生仔细观看,并汇报看到了哪些形象?这些生动有趣的形象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些构成图像的线条有什么特点?

二、艺术欣赏,感受线条的美

教师介绍西班牙画家米罗。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他可是

世界上著名的画家哦!他就是用这样的线条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你们想认识他吗?请跟我来吧。教师与同学一同讨论画面的内容、线条、色彩及所共同步入米罗的世界。

教师: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

教师小结:线条可以表达感情,画面中不同的线会传达给人以不同的心情。认识线条(直线、曲线、折线)揭示课题--绘画游戏。

板书课题:绘画游戏

三、想象练习

出示学生熟知的三角形和圆形,让学生联想,说说想到了什么?

四、比较三幅图,哪幅分割得最恰当。

请学生观察这三幅图,说说那幅图分割得最恰当,并说说理由。

五、充分想象,添加形象,指导绘画方法。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幅画面,发挥想象,充分联想,看看能添加什么?教师以画中的一个轮廓为例启发学生充分联想,再用粉笔在线条中随意的点几个点儿,或画几条线,以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我们把它们变出来吧!在充分想象后,

教师展示添画的方法并完成作品。

六、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①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②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2)教师辅导要点:

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② 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③ 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七、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

分析创新表现内容。

教师总结: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美术教案 篇5

一、 教材内容:

第三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人教版)

二、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解决方法:通过小组间的游戏练习应用线条简练描绘物体的能力,并应用于绘画中。

教学难点 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

解决方法: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及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三、 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还做好了课前预习。但是,大多数学生应用手绘线条刻画事物的能力不高。学习本课比较吃力,应重点辅导。

四、 设计理念:

通过游戏、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方法,解决本课问题。并放在实践中去检验。

五、 教学目标 :

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 (罗丹语)。

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初步了解绘画过程抓住事物特征绘画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运用绘画知识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万事万物。

能力渗透点: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六、 教具准备:

生活日用品(数件)、磁性白板、手绘线条图片(数件)

七、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

八、 课时安排:

2课时

九、 教学过程 :

1、手绘线条图片欣赏导入。

老师:同学们好,老师近日画了一张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学生(齐声):想。

(老师展示手绘线条图片画。)

老师:谁知道我画的都是什么东西?

(学生争先回答并认真欣赏,产生浓厚兴趣。)

2、师生初步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老师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东西,他们都是做什么用的?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初步意识事物因作用不同而产生的外形的差异。)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学生:我也想画出这么美的画,可是我能行吗?(及类似的话)

老师:当然能行!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但发现后还要想办法把它用我们的画笔描绘下来。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又快又好地画出我们看见的东西好吗?

学生(齐声):好。

3、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方法。

老师:那么,通过刚才的欣赏,谁说一下我们该如何描绘一件物品呢?

(学生开始分小组边议论边发言,各抒己见。)

(接下来,教师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拿出来与全体学生共同进行探讨总结。)

(各小组相互取长补短,一起完善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方法。)

(最后,老师将探讨结果板书到黑板。)

学生看作品,进一步系统的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4、老师总结本科教学内容。

老师:今天,大家的表现太棒了,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方面。

(老师边总结边板书,并给与一定的补充。进行小结。)

5、内传递本科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我们先来画这几样东西,看看谁画的好。

(此时,学生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学生分组开始写生,老师组织、协调。

(学生分组开始写生。)

课堂内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

(学生分组出示优秀作品,自我评析,共同欣赏。)

(老师组织、协调并进行总结。)

十、板书设计 :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1、 手绘线条图像的特点:形象鲜明、绘制快速、用具简单、表达 多样、易于掌握

2、 用具:笔(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等)

纸(各种类型纸张均可)

橡皮(可不用)

3、 注意事项:线条力求简洁概括。

抓住绘画对象的特征。

选择最合适的描绘视角。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

(1)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二)新授

1、欣赏。

(2)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3)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③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到。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