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教案(3篇)

乐进修 人气:1.52W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麻雀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麻雀教案(3篇)

小麻雀教案(3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动作、外形、神情的描写方法

2.注意词语的搭配

3.理解作者同情弱小关心被损害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小麻雀的命运为线索,展开曲折的故事情节;

2.动作、外形、神情的描写;

3.弄懂小麻雀“似乎明白了什么”一句的含义。

教法:

参看提纲,自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我们学习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小麻雀》。作者是老舍。

这篇文章写于30年代,历经岁月的磨洗,曾打动了几代人的`心,它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作者又是怎样把小麻雀写得那么可爱,那么叫人同情,它的艺术魅力在哪里?让我们一起透过饱含挚情的字里行间,寻求其中的奥秘。

听录音,思考。

二.研读自读提示

三.讨论自读提纲

附:

主题:本文叙述了一只带伤的小麻雀被猫咬伤的遭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被损害的弱小者的深切同情,暗示弱小者应该从小麻雀的遭遇中悟出一点道理,那就是要以抗争求生存。

语法·动补短语

一.什么是动补短语?(形补)

由动词和它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合而成。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

(用<>符号表示补语)

有些补语前面要加结构助词“得”,有些不能用。

以“想妈妈”为例,说说你想到什么程度:

想得<很>

想得<要命>

想得<要死>

……

二.要区别动补短语和动宾短语

[出示玻璃板]

动宾动补

1.盛饭盛<满>

2.洗衣服洗<干净>

3.看他看<一下>

4.敲门敲了<三下>

5.买苹果买了<许多>

6.看戏看了<一回>

7.牵牛牵<回来>

8.抱孩子抱<起来>

动宾短语告诉我们做什么,而动补短语告诉我们做得怎样。

三.形容词+补语构成的动补短语。

有些动补短语是由形容词+补语构成,它的性质与动补短语相同。

动补偏正

暗得<很>[很]暗

冷得<厉害>[太]冷了

大<极了>[很]大

坚强得<很>[十分]坚强

漂亮<极了>[很]漂亮

坏<透了>[极]坏

好得<很>[很]好

四.学生辨别:

(傻)妞

[真]傻

傻得<很>

(笨)家伙

[真]笨

笨<极了>

五.做练习,布置作业。

小麻雀教案(3篇)2

活动目标:

会双脚行进跳和四散躲闪跑。

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老鹰头饰3个。

2、环境创设:在操场四角创设小麻雀的家,在操场中间放一些小石子当小麻雀的食物。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引导语:我们都是稻草人,把来吃粮食的麻雀都赶跑吧。

2、引导幼儿模仿稻草人,做挥、拍、摇等驱赶麻雀的动作。

二、介绍玩法。

选2~3名幼儿扮老鹰,其余幼儿扮小麻雀。"小麻雀"一边念儿歌"小麻雀"喳喳叫,能飞能跳真灵巧,来到草地把食找,、感受用常见物品制造声音的乐趣。老鹰来了快快跑,一边跳到草地上找食。当念到"快快跑"时,"老鹰"去捉"小麻雀","小麻雀"四散躲闪跑回家。待老鹰抓到4~5只"小麻雀"后,游戏重新开始。

三、交代规则。

"小麻雀"应边念儿歌边双脚跳。

四、放松活动。

"稻草人"自由表演,庆祝赶跑了麻雀,保护了粮食。

教学反思

小班孩子喜欢各种动物,用动物作为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同时根据孩子们爱模仿的特点,本节课用麻雀妈妈这一角色带领小麻雀们学习本领,使幼儿更加形象、直观。

小麻雀教案(3篇)3

活动目标

1.能从15—25厘米高出往下跳,会双脚轻轻落地。

2.能勇敢地尝试,喜欢集体游戏。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高低不一的小方凳(表示大树)若干,小虫子图片若干。

2.欢快的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幼儿扮演小麻雀,教师扮演麻雀妈妈,听音乐模仿小麻雀动作:四散飞、跳一跳、吃虫、喝水等。

2.游戏——小麻雀捉虫。

(1)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棵“树”作为自己的家,爬上“树”,当听到捉虫的信号时就跳下来,“飞”出去捉虫。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多次练习。动作指导:两脚并拢,稍蹲,轻轻跳下来。

(3)请个别幼儿师范轻轻跳的方法。

(4)引导幼儿去同伴“家”做客,鼓励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的椅子上跳下。

动作指导:要跳得又轻又稳。

3.游戏——大花猫来了。

(1)小麻雀从“树”上跳下来,四散飞,找食吃。听到“大花猫”的叫声,赶快飞回“树”上躲起来。

(2)引导语:要轻轻从“树”上跳下来,别让“大花猫”听见。

(3)师幼共同游戏,鼓励胆小的幼儿勇敢地参与到游戏中。

(4)放松活动:捉小虫。

幼儿四散在地上捉“虫”,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并小结。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TAGS:麻雀 教案